骨科門急診經常會遇到患者朋友們關于“冷敷熱敷”問題的提問?!搬t(yī)生,這個應該冷敷還是熱敷?需要冷敷多久呢?什么時候可以開始熱敷啊?”今天就為大家詳細解答一下一些常見骨關節(jié)疾病的“冷敷熱敷”問題。
什么情況下采取冷敷?
先來說一說我們的骨關節(jié)扭傷或骨折。骨關節(jié)在急性損傷后會充血水腫,按照最簡單的“熱脹冷縮”的原理,我們肯定是要先采取冷敷。
具體怎么做?
一般我們骨關節(jié)損傷的腫脹高峰期在傷后24-48小時內,所以我們建議在48小時內都行冷敷消腫,可以使腫脹消除的比較徹底。冷敷的方式是以冰塊或冰水等為主,在外面包裹毛巾或布防止凍傷軟組織。
冷敷一般一次半小時左右,間隔一段時間后再次進行,如此循環(huán)反復,不過也不用過于頻繁,一般一天4到5次。
當然也要遵循我們經典的RICE原則,即休息(Rest)、冷敷(Ice)、加壓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
什么情況下熱敷?
按上述方法冷敷操作后,除特別嚴重的損傷,一般腫脹都能消除地比較徹底,這時就可以開始進行熱敷。
熱敷的目的是能夠有效的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加強局部氧氣及營養(yǎng)物質的供應,消除局部的炎癥性致病因子,加快有害代謝產物的排出,加快損傷組織的恢復。
熱敷注意哪些事項?
熱敷方式也有很多,簡單的可以用熱毛巾、熱水袋、中藥熱敷包。較為復雜的有艾灸、紅外線照射、中藥熏洗、穴位敷貼等,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樣頻率也不用太頻繁,一般一次也是半小時左右,一天3-4次。
特別注意
骨關節(jié)炎,感染性炎癥如軟組織感染或痛風等有較為明顯的紅腫熱痛等癥狀,不可以熱敷,只能用冷敷消腫來減輕局部炎癥反應。
無菌性炎癥例如骨關節(jié)炎、肩周炎、肌腱炎等往往不會有明顯的發(fā)熱發(fā)紅,這種情況下可以采用熱敷來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加強局部氧氣以及營養(yǎng)物質的供應,消除局部的炎癥性致病因子,加快有害代謝產物的排出,減輕無菌性炎癥反應。
本文由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醫(yī)學科普專委會主任委員王韜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yī)曉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