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谷雨到立夏,正是一年春耕最忙碌時段,也是農作物新種的美好時節(jié),背后離不開 “金融活水”的保駕護航。
記者日前采訪獲悉,全市銀行保險機構圍繞高標準農田建設、春耕備耕、糧食流通收儲加工等全產業(yè)鏈,優(yōu)化資源配置,制定差異化信貸支持措施。截至今年 3 月末,南京地區(qū)涉農貸款余額 3398 億元,同比增長 21.75% 。
銀行機構為春耕備耕送上 “及時雨”
眼下,六合區(qū)程橋街道的聚友家庭農場內,一片片小麥隨風蕩漾,長勢喜人。
“看眼下這長勢,我才安心。按照今年過年前那架勢,真的愁煞人?!鞭r場主劉愛民告訴記者,春節(jié)前為了抓住最佳備耕期,他頂著壓力簽訂了總額為 132 萬元的購銷合同,準備進一批種子、肥料和農用物資進行春耕備耕。“當時資金上有不小的缺口,如果錯過了時間,損失更大。”正當他一籌莫展之際,農行南京分行程橋支行的助企紓困小分隊及時“應援”。
在充分了解劉愛民農場的情況和資金需求后,程橋支行迅速為其量身定做融資方案,通過春耕備耕信貸服務綠色通道,很快將農村個人生產經營貸款 80 萬元打到農場賬戶上?!稗r行還幫我申請了普惠貸款利率,利息能便宜不少,對我們農場來說是真正的‘及時雨’!”劉愛民說。
近年來,農行江蘇省分行將支持春耕備耕作為支持鄉(xiāng)村振興工作的重要抓手,常態(tài)化開展 “萬人進千村”金融服務,綜合運用“惠農 e 貸”、農村個人生產經營等產品,助力春耕備耕。數據顯示,截至 2 月末,該行農戶貸款余額 635.1 億元,惠及 12.6 萬戶農戶,支持 2.49 萬戶家庭農場 2.49 萬戶。
保險機構為種植養(yǎng)殖大戶生產經營 “保駕護航”
銀行機構加大農村信貸投放的同時,保險機構通過不斷優(yōu)化保險保障機制來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去年暑期,種植養(yǎng)殖大戶胡寶樂為其承包的 170 畝玉米投保了玉米完全成本保險,人保財險為其提供了 17 萬元保障額度,約定產量 860 斤 / 畝,保費總計 9350 元。在各級財政補貼比例 70% 的基礎上,胡寶樂僅需自繳保險費 2805 元。沒過多久,持續(xù)高溫熱害導致其種植玉米受損減產。經過保險公司人員與農業(yè)專家聯(lián)合查勘,確認其受損 86.9 畝,且玉米處于開花期—成熟期。按照合同約定,胡寶樂最終獲得賠款 10558.35 元。他感慨:“正是有農保分擔了種植風險,我們才更加有信心!”
正如胡寶樂所言,越來越多農戶嘗到了農保的甜頭。記者從人保財險江蘇省分公司獲悉, 2022 年,稻谷、小麥、玉米三大主糧作物保險保障金額超 380 億元,估損金額較 2021 年同比增長近 20% 。
全力以赴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wěn)定安全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金融支持春耕備耕,重在順應農時,提前發(fā)力。
近年來,全市銀行保險機構持續(xù)開展 “四保障六提升”行動,全力以赴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wěn)定安全,堅決扛穩(wěn)服務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人行南京分行營管部最新數據顯示,金融機構用足用好支農、支小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對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保供、農業(yè)基礎設施建設、農業(yè)科技等重點領域信貸投放。截至今年 3 月末,南京地區(qū)涉農貸款余額 3398 億元,同比增長 21.75% 。
江蘇銀保監(jiān)局相關數據也顯示,截至 2022 年末,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保險覆蓋率 84 %,小麥、水稻完全成本保險承保面積分別為 2375.95 萬畝、 2305.18 萬畝,服務農戶 115 萬戶次、 133 萬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