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yīng)到5人,實到5人,請求歸隊!”
2023-02-20 09:54:00 來源: 長江日報

“武漢藍天救援隊赴土耳其抗震救援,任務(wù)結(jié)束,全員歸隊,應(yīng)到5人,實到5人,請求歸隊!”19日晚7時42分,武漢天河機場國內(nèi)到達A出口,在副隊長彭謙洪亮的匯報聲中,5名馳援土耳其的隊員正式歸隊。

武漢藍天救援隊隊長張泉擁抱5名歸隊隊員。長江日報記者 陳冬艷 攝

早在18時,5名隊員的家屬和武漢藍天救援隊留守武漢的隊員就來到機場。涌動的人潮中,有人在現(xiàn)場拉起橫幅,手捧鮮花,有人不停朝機場出口張望,等待著歸來的家人和隊友。

武漢藍天救援隊拉起橫幅歡迎5位隊友。長江日報記者 陳冬艷 攝

2月6日,土耳其發(fā)生了兩次7.8級地震。11日,武漢藍天救援隊5名隊員彭謙、陳越峰、李申樹、石猛、靳祥龍,與全國第二批藍天救援隊隊員一起前往土耳其支援救災(zāi)工作。

據(jù)央視新聞,當?shù)貢r間19日,土耳其災(zāi)害應(yīng)急管理局表示,地震已造成該國40689人遇難。

看到丈夫平安歸來心里的石頭落地了

晚上7時,武漢天河機場T3航站樓2樓,從安徽趕來的馬學春默默地站在角落里,面對前來搭話的生人,她緊張地捏了捏藍色的口罩。攀談間隙,她不時抬頭往遠處張望,等待援助土耳其歸來的丈夫李申樹。

夫妻二人平時分居兩地,馬學春帶著兒子在安徽居住,李申樹則在武漢工作。兩人上次見面,還是過年。知道丈夫想去土耳其救援,馬學春的第一個想法是擔心,但她并沒有太反對。

馬學春說,丈夫在土耳其期間報喜不報憂,最常說的話是“一切都好”??吹秸煞蚱桨矚w來,她心里的石頭總算落地了。

藍天救援隊隊員為5名隊友準備了花束和花環(huán)。長江日報記者 楊冰鈺 攝

5束由向日葵和香檳玫瑰組成的金黃花束,在鐵椅邊依次擺開,有一束特別些,里面悄悄點綴了兩朵玫瑰花,它屬于陳越峰——此次武漢藍天救援隊援助土耳其的唯一一位女隊員。

隊友把這束花交到了陳越峰的丈夫沈慶手里。10天前,當陳越峰告訴沈慶她報名了援助土耳其第二梯隊時,沈慶是猶豫的。他清楚這一程的艱辛和危險,但同樣作為武漢藍天救援隊一員,他也明白這對于妻子的意義。

“她在土耳其的時候我們聯(lián)系的頻率不高,因為沒時間,她到目的地的時候會告訴我一聲,很簡短,就是讓我心安。”沈慶告訴長江日報記者,陳越峰每天都會跟他報平安,但從未跟他提過當?shù)氐木唧w情形。

“那你想她嗎?”一位女隊員在旁問道。

“想啊?!痹谄鸷迓曋校@位瘦高、穿著藍色隊服的中年男人笑了笑,坦率地回答。

靳祥龍的三位朋友捧著鮮花、帶著橫幅來到了機場。

見到爸爸我要說“想你”

石猛的妻子聞女士帶著兒子爍爍來了。剛上二年級的爍爍說,爸爸去土耳其用鏟子和挖掘機救人,他很勇敢,見到爸爸我要對他說“想你”,還要給爸爸一個擁抱。

聞女士在旁補充,孩子聽說爸爸要回家,興奮了一整天。石猛出發(fā)當天,穿著救援隊隊服送兒子上學,讓兒子格外驕傲,覺得爸爸是英雄。

隊員石猛的妻子聞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長江日報記者 楊冰鈺 攝

武漢藍天救援隊隊長張泉帶著80多名隊員早早地來到了機場。19時36分,隊友們列成兩行,兩條橫幅在手中徐徐展開。一條寫著:同在藍天下,攜手為公益;一條寫著:熱烈歡迎中國藍天救援隊赴土耳其抗震救災(zāi)勇士凱旋。

19時41分,5位前往土耳其的隊員列隊走出接機口,他們簡要匯報救援情況后,張泉隊長鏗鏘有力地回復:“歡迎歸隊!”之后,便挨個與隊員們握手、擁抱。

隊員家屬也為許久未見的家人獻上鮮花與擁抱。其中,身材最為高大的石猛看到妻子和兒子后,眼眶濕潤。

聞女士知曉丈夫要前往土耳其,是在出發(fā)前一天。與大多家屬不同,她表現(xiàn)得非常開心?!笆蛥⒓舆^鄭州暴雨救援,也在武漢參與過大大小小的救援,這次去土耳其,對他而言仍是用專業(yè)技能救人,只是地點不同而已。而且這次是救素不相識的外國人,一定是很特別的經(jīng)歷?!?/p>

石猛是一名轉(zhuǎn)業(yè)軍人,經(jīng)營零售便利店。2020年加入武漢藍天救援隊,成了一名水域救援教官。為了習得專業(yè)技術(shù),三年里,他每個周末都要參加不同類別的救援培訓,如水域、繩索救援,也有連續(xù)多天的集訓和考試。

石猛在土耳其期間,聞女士不愿讓他操心和掛念家庭,從未主動給丈夫發(fā)過消息。不過后方隊員會悄悄給她發(fā)來救援現(xiàn)場的照片讓她寬心。

“知道他們在哪個位置,我心里就有底一點”

熟悉的隊員發(fā)現(xiàn),石猛的聲音沙啞了許多。他向記者解釋,“一個是(土耳其)比較寒冷,再一個是粉塵比較大?!?/p>

石猛說,去到震區(qū)的第一天,戴了一個N95口罩,塵土還是嗆鼻。

后來,口罩增加到了兩層。但石猛在作業(yè)時擔任的是安全員的角色,“戴著口罩就沒辦法喊他們,我必須把口罩扯下來,邊喊邊把他們拽回來,再加上我本來就有咽炎,當?shù)靥鞖庥直容^干燥(嗓子就啞了)?!?/p>

藍天救援隊在救援現(xiàn)場協(xié)助土耳其方救援隊。長江日報特派記者 王卓 攝

據(jù)武漢藍天救援隊隊長張泉介紹,5名隊員此次主要在近震區(qū)的卡赫拉曼馬拉什參與救援,他們在國家救援隊用生命探測儀、搜救犬等搜尋過后,作為輔助隊,被分成小分隊,在搜尋過的地方劃分小范圍實施精準搜救。

這是武漢藍天救援隊第一次執(zhí)行跨國任務(wù),也是張泉第一次無法在現(xiàn)場指揮隊員工作。他坦言,希望5名隊員為救援多做貢獻的同時,更希望他們能平安回來。

自5名隊員到達土耳其的那天起,張泉便沒能睡個好覺。隊員會在土耳其時間早上10時前開始作業(yè),他們在群里報備,手機提示音響起,張泉也會跟著醒來,此時是北京時間凌晨5時。

張泉每天要跟負責信息回傳工作的隊員通一次電話,“知道他們這天要在哪個位置,做什么,我心里就會有底一點?!彼宄赜浿爢T們每一次的作業(yè)時間。“只要發(fā)現(xiàn)(非休息時間)長時間沒人說話,我就會在群里面叫他們,或是打電話??赡苡袝r候會有一點影響到他們,但是這樣我能安心一點。”

2月18日晚,確定隊員們踏上回家的航班時,張泉睡了10天來第一個安穩(wěn)覺。

(長江日報記者陳冬艷 楊冰鈺 實習記者董自能 代夢穎)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