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下午,一起侵害商標權糾紛案件在迎江區(qū)人民法院開庭。令人“奇怪”的是,法庭內并未見到書記員的身影,以往緊張急促的敲擊鍵盤聲也蕩然無存。原來,這是迎江法院首次在庭審中嘗試以庭審同步錄音錄像替代庭審筆錄,開全市法院先河。
庭審中,當事人流暢自如地圍繞訴請發(fā)表意見,法官專注傾聽、不時發(fā)問,并著重審理案件的爭議焦點。因為無需等待書記員記錄,審理過程緊湊流暢,整個庭審僅用時28分鐘。
庭審結束后,法庭配備的智能語音識別同步轉換文字系統(tǒng)形成的電子筆錄將作為法官參考。以庭審錄音錄像為載體替代傳統(tǒng)的紙質筆錄,省去了庭審時書記員制作筆錄和庭審后等待當事人核對、簽字的環(huán)節(jié)。庭審后,錄音錄像視頻將以光盤形式附卷入檔。當事人無需簽字,審完即走。庭審活動自動上傳到中國庭審公開網,當事人如需回顧庭審,可隨時向法院申請調閱或通過中國庭審公開網查看庭審視頻。
“無書記員庭審”不僅大大提高了庭審效率,還可以讓書記員將更多精力投入其他審判輔助工作?!耙郧伴_庭時間長,庭審筆錄的制作、閱核、修改、簽字確認很耗時,現在一閉庭就能離開。這種庭審記錄新模式省心又省事,希望法院能大力推廣。”該案當事人贊不絕口。(全媒體記者 周國慶 通訊員 應海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