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爾:從嚴從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堅決筑牢疫情防控嚴密防線
2022-09-15 13:03:00 來源: 重慶發(fā)布


  陳敏爾在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
  從嚴從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堅決筑牢疫情防控嚴密防線
  胡衡華主持 張軒出席
  9月14日,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分析研究疫情防控形勢,進一步部署做好國慶假期及前后疫情防控工作。市委書記陳敏爾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電視電話會議的部署要求,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從嚴從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堅決筑牢疫情防控嚴密防線,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衡華主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軒,有關市領導出席。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李明清通報近期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情況。
  陳敏爾在講話中指出,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國慶節(jié)臨近,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面對的防控任務更加繁重。
  全市上下要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上來,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刻認識做好當前防控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僥幸心理、“躺平”心態(tài),強化底線思維、時間管理、嚴防死守,確保不發(fā)生規(guī)模性疫情,確保第一時間管住新發(fā)疫情,確保境外輸入疫情不傳導到本土人員,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陳敏爾指出,貫徹“動態(tài)清零”總方針,關鍵是要做到“以快制快”。
  做到響應指揮要快,各級指揮體系保持激活狀態(tài),實行扁平化運行,以最快速度、用最短時間撲滅疫情。
  做到劃定管控區(qū)域要快,按照“范圍足夠大、措施足夠嚴”的原則,分類落實管控措施,嚴防風險外溢擴散。
  做到監(jiān)測預警要快,提高流調溯源精準度,發(fā)揮核酸檢測預警作用,盡最大努力將風險人員排查出來。
  做到轉運隔離要快,加強轉運全程閉環(huán)管理,確保應隔盡隔、應隔快隔、應隔嚴隔。
  做到信息推送和新聞發(fā)布要快,強化信息系統安全保障,及時發(fā)布權威信息,加大宣傳引導力度,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要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第九版防控方案和國慶假期及前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持續(xù)抓好防控政策措施落實。
  嚴格落實“落地即檢”政策,嚴格“首站首問”責任制,實行入渝即掃、入渝即查、入渝即檢、入渝即報,強化重點地區(qū)來渝返渝人員健康管理,進一步做好外防輸入工作。
  嚴格落實隔離管控政策,密切關注疫情變化,及時掌握有關情況,不折不扣落實集中隔離、居家觀察、“3天2檢”等防控要求。
  嚴格落實常態(tài)化核酸檢測政策,科學設置核酸檢測點,提高便民服務水平,提升檢測質量效率。
  要加強防控資源儲備,大力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著力夯實基礎、補齊短板,注重實戰(zhàn)、搞好培訓,不斷增強流調溯源、核酸檢測、集中隔離、醫(yī)療救治和物資保障能力,做到有備無患。
  陳敏爾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始終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壓實四方責任,盯牢交通入口關、社區(qū)排查關、重點場所防控關、入境閉環(huán)關、社會個人防護關,確保各項防控措施層層落實到位。
  黨政主要領導要親自調度、靠前指揮,分管領導要各負其責、分兵把守,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各有關部門要做好本行業(yè)、本系統、本領域疫情防控,加強對重點機構、場所、部位的常態(tài)化防控和應急處置。
  各級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yè)單位和社會組織要守好自己的門、看好自己的人、履好自己的責。
  廣大市民要當好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積極支持配合疫情防控。
  陳敏爾強調,越是關鍵時刻,越考驗黨員干部擔當作為。
  全市各級領導干部要全面貫徹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wěn)住、發(fā)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統籌發(fā)展和安全,加強組織領導、精準指導、工作督導,著力抓好經濟運行調度,保障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安全穩(wěn)定,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努力保持平穩(wěn)健康的經濟環(huán)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huán)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huán)境,以實干實績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
  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在主會場參會。各區(qū)縣、兩江新區(qū)、重慶高新區(qū)、萬盛經開區(qū)、市教委、市衛(wèi)生健康委、市國資委設分會場。


  大家都在看
  明日,重慶軌道10號線二期不載客試運行
  直擊重慶大學開學:最小萌新15歲
  回應關切丨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市民十問,關于常態(tài)化核酸檢測
  來源:重慶日報
  記者: 楊帆 張珺
  編輯:鄒雨璠
  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版權所有:重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平臺支持:人民網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