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例!女兒移植母親子宮孕育寶寶出生
2019-01-24 14:33:00 來源: 華商報


  這個小生命的到來是多么不易!他的媽媽先天性無子宮,萬分心疼的外婆將子宮移植給了女兒。2019年1月20日18時19分,伴隨著哇哇啼哭,26歲的楊華(化名)在西京醫(yī)院婦產科平安產下男嬰。
  經陜西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檢索,這是中國第1個、全球第14個在移植子宮內孕育出生的寶寶,他的出生標志著我國在生殖醫(yī)學子宮因素不孕治療領域取得突破性成就,同時在子宮移植領域走在國際前列。
  2015年:
  女兒冷凍胚胎做準備
  43歲媽媽手術移植子宮
  2015年,時年23歲的楊華因從未來過例假,到西京醫(yī)院婦產科就診,檢查的結果令人難以接受:先天性無子宮。“可以通過子宮移植擁有孩子”,醫(yī)生的設想讓家人看到希望。
  在器官移植領域,子宮移植由于器官位于人體盆腔深部、血管纖細,術中血管切取、縫合難度極大,排斥反應強烈等原因,至今仍是世界性醫(yī)學難題。國際上,也僅有個別國家嘗試過數例。針對這一世界性醫(yī)學難題,西京醫(yī)院婦產科主任陳必良教授等專家,自2012年在國內率先開展相關研究,成功實施數對山羊間子宮移植,在手術、麻醉及抗排斥反應等方面積累經驗。與此同時,借鑒國外子宮移植成功先例,結合亞洲女性生理結構特點,開展技術攻關。
  “為了能讓閨女擁有一個‘圓滿’的人生,哪怕是要我的命,我都愿意”。得知能幫助閨女彌補“遺憾”,當年43歲的媽媽毅然決定將自己的子宮捐給女兒。等待移植的日子里,楊華走進了婚姻殿堂。
  在進行子宮移植前,2015年8月1日,專家團隊為楊華施行取卵手術,通過輔助生殖技術形成14枚胚胎并凍存,為后續(xù)孕育子女做好準備。2015年11月20日,經倫理委員會評審同意,西京醫(yī)院婦產科等11個學科、38位專家協(xié)作,同時為楊華和母親開展子宮移植手術。術中,為將風險創(chuàng)傷降到最小,為母親進行世界首例機器人輔助子宮切取術。隨后,將母親子宮放入楊華體內,在顯微鏡下進行血管吻合顯微手術。術后各項指標正常,新移植子宮成活(2015年11月26日華商報A02版曾對此進行過報道)。
  2018年:
  冷凍胚胎植入子宮
  孕期4次住院保胎
  2018年6月,在超聲“慧眼”的精確指引下,專家小心翼翼地將冷凍胚胎植入移植的子宮內。14天后,復蘇胚胎著床,成功妊娠,這已是第五次嘗試。妊娠早期,孕婦出現(xiàn)妊娠劇吐、先兆流產的癥狀,妊娠中晚期出現(xiàn)胎兒生長受限,先后4次住院進行保胎。專家團隊制定了個體化免疫抗排斥用藥等方案,并定期進行超聲、血藥濃度、激素水平等監(jiān)測。根據監(jiān)測結果,實時調整用藥,保證胎兒羊水、體重、胎心等生長發(fā)育指標處于正常范圍。
  足月胎兒對移植子宮造成的壓力,讓分娩風險成倍增加,因此,專家選擇在孕33+6周進行剖宮產手術,迎接這個新生命的到來。
  2019年:
  剖宮產生下2公斤男嬰
  還計劃孕育二胎
  2019年1月20日,醫(yī)生對楊華進行了剖宮產手術,新出生的寶寶身體各項指標正常,體重2kg,身長48cm。剖宮產手術結束后,專家團隊沒有立即摘除子宮,因為小兩口還計劃著孕育二胎。
  “女兒終于圓了當媽媽的夢想,我真的特別高興,特別感謝?!?月23日,楊華的媽媽在給醫(yī)生獻花時,非常激動。據了解,目前楊華和兒子情況均正常。
  據陳必良教授介紹,中國育齡婦女中,子宮性不孕人群約有100萬左右,每年新生兒中先天性無子宮無陰道女嬰占3~5萬。目前,該團隊已成功實施兩例人子宮移植。借助系列創(chuàng)新技術,中國首例在移植子宮內孕育寶寶的出生,為眾多子宮性不孕女性帶來希望。
  解讀
  八問移植子宮孕育寶寶
  據了解,今年26歲的楊華是全國第一例子宮成功移植的受益者,此后,2018年初,同樣先天無子宮的29歲的廣東姑娘小梁也在西京醫(yī)院接受了子宮移植手術,51歲的媽媽將子宮移植給了她,這是全國第二例取得成功的子宮移植手術。
  1、子宮移植手術難在哪里?
  據西京醫(yī)院婦產科主任陳必良介紹,子宮移植的難度在于切除子宮的同時要保持動靜脈的完整性,并使縫合的血管保持通暢。此外,子宮在盆腔的位置比較深,給手術也增加了難度。
  陳必良表示,子宮不像心肝腎等臟器一樣擁有豐富的血運,它處于供血的終末端,建立血運有一定難度,尤其是靜脈的吻合處理方面頗有難度。另一個難點是移植后的排斥反應問題。和其他所有器官移植一樣,子宮移植后患者也必須持續(xù)使用抗免疫排斥反應藥物。
  此外,子宮移植后期預防感染難度大,子宮有可能感染壞死再被切掉,免疫抑制劑也可能會對孩子健康產生危害。此外,從目前資料看,術后成功分娩的幾率不到十分之一。
  2、子宮移植后只能人工受孕?
  陳必良教授表示,子宮移植后只能人工受孕,因為在手術取供體的子宮時,已經切除了卵巢,所以說移植到楊華體內的子宮,是沒有卵巢的,無法自然受孕。
  3、生完頭胎能生二胎?
  用移植來的子宮順利生完頭胎,還能生二胎嗎?對此,陳必良教授介紹說,如果身體各項指標正常,移植來的子宮也一切正常,且又有強烈的生二胎意愿,那么順利生完頭胎后,可以繼續(xù)生二胎。如果生完孩子不想再生了,要把移植來的子宮再次移植給配型吻合的無子宮患者,是否可行?陳必良教授認為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在器官移植領域目前尚無先例,更何況再移植出現(xiàn)的排斥風險會更大。
  4、排異藥會不會影響胎兒發(fā)育?
  記者了解到,子宮移植后要一直服用排異藥物。通常女性懷孕期間,醫(yī)生一般都不讓孕婦服用西藥,以防藥物副作用對胎兒造成影響。對此,陳必良教授稱,現(xiàn)在所用排異藥物的副作用很小,對胎兒發(fā)育幾乎沒有什么影響。
  5、移植的子宮最后是否一定要切除?
  女兒借用媽媽的子宮生完孩子后,能否長期留在體內?專家表示,移植來的子宮完成生育使命后,是可以在受體體內留存的,但終生要服藥對抗排斥反應。由于長期服藥對肝臟等器官有損害,再加上移植來的子宮完成了生育使命后,繼續(xù)留存在受體體內沒有多大意義,從安全等角度考慮,生完小孩后,即可將移植來的子宮同時切除。
  6、孩子算媽媽的還是女兒的?
  采訪中,陳必良說,手術前因為爭論不斷,先后開了四五次會。大家提到了諸如用媽媽的子宮孕育的孩子到底算是誰的?沒有子宮也能生存,是不是一定要手術?但最終通過了審批。陳必良教授說,其實,這起手術中,女兒只是借用了母親的子宮,借用了一個器官而已,孩子是女兒及其丈夫的胚胎發(fā)育的,當然屬于他們。國內也有專家表示,手術不存在倫理問題,受精卵是來自女兒和女婿的卵子和精子的結合,而母親的子宮只是受孕和孕育胎兒的場所,因此,無論是懷孕還是生產,都是女兒以及女婿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母親的子宮并不會施加額外的影響。
  7、母女間都能移植子宮嗎?
  目前不孕不育發(fā)生率較高,母女間是否都能移植子宮?據了解,在醫(yī)學上,由于子宮發(fā)育不良或因子宮肌瘤等原因導致子宮病變的情況,統(tǒng)稱為子宮性不孕。據估算,我國每年新出生人口中有10萬至12萬先天性無陰道無子宮。但專家表示,子宮移植與其他器官移植一樣,術前必須經過嚴格的配型,并不一定媽媽都可以給女兒移植子宮,只是母女、姐妹間相對配型成功率高而已。
  8、男人是不是以后也能生了?
  還有人大膽設想,如果子宮移植給男子,男子豈不是也可以“生”孩子了?專家表示,理論上有這種可能,男子除了子宮,還需移植支持子宮的骨盆韌帶等,技術上好突破,但男人“做媽媽”倫理上通不過。
  【編輯:朱曦東】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