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人集體展絕技 市民爭當“傳承人”
2018-06-11 09:32:00 來源: 長江網

長江網訊(通訊員 王璟)栩栩如生的螳螂小龍蝦,是用紙剪出來的;巧奪天工的立體自然美景,是用布貼出來的;騰空而起的中國龍,是用棕葉編出來的……6月9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洪山區(qū)文體局、武漢市非遺保護中心洪山分中心組織轄區(qū)內的非遺傳承人,舉辦了一場非遺宣傳展示會,讓市民大飽眼福,當天共1000余市民觀看了10位非遺傳承人的展覽。

  

  市民在“趕集”中體驗非遺美好、享受非遺快樂

當日上午9時30分,非遺傳承人,在洪山區(qū)文體局廣場上,一字排開,展示了數百幅作品中,并現場擺攤展示絕活。在折紙名家胡星旺的桌前,圍滿了小朋友,紛紛要求學習如何用紙折動物、折紙傘。而在刺繡名家梅芳的桌前,則被大媽們打圍。在“民間工藝美術家”61歲的沈松柏桌前,一陣“哇哇”的驚嘆聲傳來,原來幾位小朋友觀看了沈老師的立體剪紙和現場展示,佩服得無以言表。而沈老師的軍運吉祥物系列剪紙,更是一展出即受到眾人關注,圈粉無數,有人要當場買走作品,因為展示的只是設計作品,不能出售,市民只得抱憾而去。在這些非遺傳承人中,有個“小鮮肉”也受到一眾女粉絲的包圍,他是22歲的韓恒濤,他的絕活是制作虎頭鞋,為了滿足粉絲的好奇心,“小鮮肉”耐心指導教她們縫制香囊。呂仁龍的棕編作品、莉莎的布貼畫、印迎春的編織作品、胡平的剪紙作品、王傳芬的楚風布畫、王銀的禪繞畫等,也受到市民追捧,不少市民現場請教,爭當“傳承人”。很多市民被非遺大師的絕活和其作品背后的文化藝術內涵所折服,有的現場“拜師”學藝,有的則將大師的作品“請”回家。

  

  “民間工藝美術家”61歲的沈松柏現場為小朋友剪紙

  

  “民間工藝美術家”61歲的沈松柏的系列剪紙作品“軍運吉祥物”,更是一展出即受到眾人關注

米咖創(chuàng)意創(chuàng)始人汪輝在現場流連忘返,她與多位非遺傳承人交流,覺得他們的傳承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她說,很多傳統(tǒng)文化技藝都是養(yǎng)在深閨無人識,洪山區(qū)文化館的這場活動,展示了豐富多姿的非遺文化和文化產品,這正是自己想要尋找的商機,文化產業(yè)要和創(chuàng)新有機結合,與更多的行業(yè)融合,融入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好地傳播傳承和發(fā)揚光大。她希望有關單位能多組織一些這樣的展示活動,讓非遺大放異彩,讓更多尋常百姓能享受非遺文化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漢秀名家梅芳向刺繡愛好者傳授漢秀技巧

  至6月9日下午4時30分撤展前仍不斷有市民前來參觀,很多市民因錯過了最佳觀展時間而后悔。好在當晚,一場非遺大戲在洪山區(qū)文化館一樓400劇場上演,才彌補了些許遺憾。當晚由湖北省京劇院著名藝術家們演出的《賣水》、《赤桑鎮(zhèn)》、《扈家莊》三部劇目深受市民喜愛。容納400人的劇場坐無虛席,演員們的精彩演出,贏得觀眾陣陣掌聲,尤其是《赤桑鎮(zhèn)》一劇,包拯的大義滅親贏得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由湖北省京劇院演出的《赤桑鎮(zhèn)》贏得了陣陣掌聲

洪山區(qū)文化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洪山區(qū)卓刀泉傳說作為三國故事傳說的一項已入選國家級非遺,此外,省級非遺有卓刀泉傳說、高洪太銅鑼制作技藝2項,市級非遺有洪山菜薹、沈松柏剪紙、王傳芬楚風布畫3項,區(qū)級非遺有呂氏棕編、胡平剪紙等9項。非遺文化內容豐富、函蓋醫(yī)藥、音樂、手工藝等多個方面。其他獨具特色的手工技藝也正在申報相關非遺項目。該負責人表示今后將為這些傳承人打造更大的平臺,創(chuàng)新更多的表現形式,讓他們更好地展示宣傳非遺文化,讓非遺文化走入百姓生活,樹立文化自信。

非遺傳承人沈松柏表示,很高興能參加這場展示宣傳活動,讓群眾看到非遺的多姿多彩,享受非遺帶來的快樂,體會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作為傳承人,他覺得創(chuàng)新非常重要,能賦予非遺新的生命力和時代感,不僅要宣傳,還要培養(yǎng)接班人把技藝傳承下去,更希望全社會都來保護、享受文化遺產,提升文化自信。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