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微雨不再帶來寒冷,小荷悄悄露出尖角,石榴花開,蛙聲蟬鳴,綠肥紅瘦,云卷云舒。此時萬物披上盛裝,窈窕翩翩,仿佛去趕赴一場盛夏光年的舞會。
在這個綠蔭艷陽,鳥語花香的日子,看著10年前拍攝的這張照片:“兩條小腿打著石膏被高高吊起,頭上的傷口纏著白色繃帶,小屁股上露著青紫的傷痕,但這個可愛的小男孩還拍著小胖手,一臉笑容活潑可愛?!蔽业乃季w被拉回到那個10年前極不平凡、令人刻骨銘心永生難忘的5月。
......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山崩地裂,房屋倒塌,橋斷路毀,不幸的消息很快傳來。四川省汶川縣發(fā)生了里氏8.0級強烈地震,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fā)生的最大一次地震,破壞性極強,波及面極廣,就連數(shù)千里之外的北京也有明顯的震感。
5分鐘,僅僅5分鐘啊,惡魔般的地震頃刻間把北川這座美麗的城市化為廢墟。交通中斷!通訊中斷!電力中斷!那一剎,地震災(zāi)區(qū)無數(shù)生命被掩埋在廢墟之下。殘垣斷壁,泥石流伴隨山體滑坡,接連不斷的余震,傾盆而降的大雨將家園毀滅,多少生命在瞬間逝去,場面讓人撕心裂肺,不忍回望。
第二天,我與新華社高級記者郝遠征、記者賀長山一行3人飛抵成都,將開始我20多年記者生涯中一次最難忘的采訪。坐在飛機上我的心早已飛向那片情有獨鐘的巴蜀大地。
都江堰依舊清逸,只是凝眸不語。在玉壘中學,我們見到校長達定萬、副校長彭冰,龔子蓉,從地震那刻起,他們一直沒有離開過學生,關(guān)懷安慰著剛剛受到大地震驚嚇的孩子們。來自臥龍?zhí)貐^(qū)耿達鄉(xiāng)的13歲羌族女孩蘭梟、12歲藏族男孩張曌都是地震后好幾天沒有父母的消息。蘭梟那雙漂亮的大眼睛,充滿憂郁的目光,臉上露出焦慮的神色。班主任告訴我們,正在積極幫助他們尋找親人,同時也安慰鼓勵他們,化悲痛為力量,加倍努力學習。初中二年級13歲的學生彭奕鑫,性格內(nèi)向穩(wěn)重,我們見到他時,他也還沒有和父母聯(lián)系上。懂事的他獨自坐在草地上擺放著的一張課桌前,正在閱讀《醉翁亭記》,問他:“此時還有心情讀書?”他靦腆一笑這樣回答:“地震來臨時,是不會提前和我們打招呼的,既然來的就要面對。很快要期末考試了,我有空就抓緊時間看書復(fù)習功課?!?/p>
那個5月,隨著地動山搖一聲巨響,災(zāi)難刺痛著人們的心靈,撕心裂肺的呼喊仿佛還在耳邊,在陰冷悲傷的黑夜,漫天星星都是悲傷的淚光。來到青城山學校露天場地搭起的防震棚,見到了陳忠副校長,他正在安撫著一位12歲的學生何晨,因為此時她已經(jīng)成為一名孤兒,何晨依偎在老師溫暖的胸前,抹著淚水小聲說:“媽媽,你莫擔心,我會好好聽老師的話不淘氣,不讓你傷心......”在一旁的來自汶川縣水磨鎮(zhèn)的劉俊杰、余靜夫婦,緊緊擁抱著獨自在校學習的劉雪浩,鼓勵他:“兒子,要堅強?!?/p>
一位女老師對著我的耳邊,指著帳篷里坐在大通鋪上的幾個孩子,悄悄告訴我:“他們的父母都已去了天堂,他們都成了孤兒?!甭牭竭@個消息,我心如刀絞,盡管想抑制住悲傷,而眼淚還是像斷了線的珍珠,滾滾落下。俗話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現(xiàn)在災(zāi)區(qū)人民正在備受災(zāi)難帶來的傷痛與煎熬,我們應(yīng)該給予一些幫助,哪怕杯水車薪,也是要表達心愿。我和郝遠征、賀長山立即掏出身上全部的現(xiàn)金,捐給了幾個剛剛失去親人的孤兒,表達真誠之心。
什邡市湔氐鎮(zhèn)、洛水鎮(zhèn),眼前一片廢墟。我簡直不敢相信這里曾經(jīng)是一個個熱鬧非凡的小鎮(zhèn),如今卻是死一般的寂靜。蒼天無情人有情,人在青山在。只見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們,不顧余震的危險,緊張有序埋頭刨著,他們用血肉模糊的雙手,救出了一條條奄奄一息的生命。在洛水鎮(zhèn)湔氐中學,12歲的男孩梁祺站在倒塌的教學樓前靜靜凝望。他沉默了好久,對我說:“我的爸爸梁太云是這所學校的教師,那天爸爸正在教室上課,突然教學樓像喝醉了酒一樣搖搖晃晃,瞬間倒塌。爸爸的班里死了24個學生,我很難過......”小梁祺說話時眼淚掉了下來。可看到我們與在場的兩名外國記者都很難過,他突然話鋒一轉(zhuǎn):“我們這個學校一定會重建,到那個時候,歡迎你們來參觀嶄新漂亮的新校園。”此時, 在一旁的德陽市旌陽區(qū)人武部干部王道紅和兩位外國記者都深受感動。
在龍居中心小學,面對面聆聽校長謝洪安、數(shù)學老師徐開波、語文老師張素芳,講述著在那個五月發(fā)生在這里真實感人的故事。地震發(fā)生時,龍居小學英語教師向倩立即疏散學生離開教室,看到兩個學生手足無措,她毫不猶豫大步向前,一手摟住一個向門外沖去,教學樓突然垮塌,在人生的最后一刻,這位平時笑容燦爛,留著披肩發(fā)的年輕教師,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孩子。在清理廢墟時,人們發(fā)現(xiàn)向倩的身體段成兩截,但她的雙手仍緊緊抱著兩個孩子,人們怎么也掰不開她緊緊抱著的孩子的雙手??吹竭@一幕,在場所有人淚流滿面,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向倩的父親向忠海是什邡市南泉小學的副校長,女兒的噩耗傳來,他悲痛欲絕。他用鏗鏘有力的四川話這樣說:“向倩是人民教師,為了孩子,她應(yīng)該這樣做?!?/p>
在龍居小學救援現(xiàn)場,一個個生還者被搶救出來,驚喜和悲傷相互交織,令人感慨萬千。五位被埋在廢墟中的教師,其中一位被找到,看到當時的場面,人們?yōu)橹@訝,哭泣!廢墟中一個并不高大的身軀,支撐著兩塊沉重的水泥板,在他身下躲著三個因受到驚嚇而瑟瑟顫抖的學生。孩子們生還了,而他卻因頭部,背部多處受傷,永遠長眠在龍門山下,長眠在他忠于職守的崗位上,他就是從17歲參加工作至臨終前,一直在邊遠山區(qū)執(zhí)教,默默奉獻青春的龍居小學科學教師劉繼軍。
都江堰河邊一處坍塌的居民樓里,一位年輕的媽媽懷抱著三四個月大的嬰兒,蜷縮在廢墟中,她低著頭深情的看著孩子,上衣向上掀起,此刻她已經(jīng)失去呼吸,但懷里的女嬰依舊愜意的吸允著母親的乳頭,粉紅色的臉蛋兒與母親占滿灰塵的雙乳形成鮮明對比。當救援人員將嬰兒抱起離開母親的乳頭時,她立刻哭鬧起來。從母親抱著孩子的姿勢看,她是在刻意保護自己的女兒,或許就是在臨死前,母親還把乳頭放進孩子的嘴里。
那個5月,為了那些孩子,四面的真情正在向災(zāi)區(qū)涌進,八方的大愛在這片土地上匯聚,有多少人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又有多少人用言行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贊歌。
在成都有一條綠樹成蔭的街道——多寶寺南路1號,成都市救助管理站、成都市未成年救助保護中心、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項目部所在地。剛剛跨進門,陳坤主任就熱情向我介紹了地震發(fā)生后這里及時開展救助工作的相關(guān)情況。來自映秀鎮(zhèn)的董超、董碩姐弟倆噙著淚水,向我講述了姐弟倆被保護中心救援和幫助的感人故事。14歲的男孩楊濤在與父母失散后得到了保護中心的救援和幫助,他對我說,好心的叔叔阿姨收養(yǎng)了他,供他讀書學習。雖然這孩子不善言談,但看得出感恩之心溢于言表。
在那個5月,在不同尋常的難忘采訪中,我將目光更多的投向了那些孩子,對于在災(zāi)難中受傷的兒童,更是十分心疼和倍加憐惜。災(zāi)難畢竟是一種特殊的遭遇。它給孩子帶來的不僅是皮肉之苦,還有心靈創(chuàng)傷,某些時候也許還會影響到他們的一生。
在地震后的第7天,我來到成都市兒童醫(yī)院,見到了副主任包奕鳳。她告訴我,目前,醫(yī)院已經(jīng)接受了60多名在地震中受傷的兒童,按照成都市的要求要收治100名患兒。分外科、內(nèi)科、ICO病房、急救室......
走進病房,粉白屋頂,白色墻壁,擺放著的鋼絲床,鋪著淡綠色的床單,床頭柜上插著一瓶小花,顯得格外溫馨。醫(yī)生護士邁著匆匆的腳步,在每一個病房之間穿梭奔忙。
2歲半的蘇菲菲已經(jīng)昏迷休克,醫(yī)護人員正在緊張搶救,竭盡全力把這個小生命從生死線上拉回來;32周的早產(chǎn)兒小女孩,情況危急醫(yī)護人員全力以赴,原來她是一對雙胞胎,地震中因母親受到驚嚇早產(chǎn),另一胞弟已在腹中死亡;出生才一個月的男孩王陽,左股骨中段骨折,7個月女孩徐韻玉顱骨凹陷性骨折;2歲10個月的鄧宇興右手粉碎性骨折;8個月的男嬰唐璇前額頭上縫了12針,讓人看著都心疼,2名志愿者正輪流抱著給他喂奶,他很安靜,不哭不鬧。在我采訪的近20個小患者中,此文開頭提到的那個兩條小腿打著石膏被高高吊起,一臉微笑拍著小手的小男孩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2008年唐璇在成都市兒童醫(yī)院志愿者正在為他喂奶 杜京 攝
回想起10年前,當時采訪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2008年5月19日上午經(jīng)多方打聽,幾經(jīng)輾轉(zhuǎn),我來到成都市兒童醫(yī)院,看到小小年紀就被災(zāi)難和傷痛折磨著的孩子們,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們有的在哭喊,有的在呻吟......當我正準備采訪第12個小患者,剛走進病房時,只聽到陪伴他的爺爺用濃濃的四川話說:“阿姨來看你了,歡迎歡迎?!碧稍诓〈采?,雙腿打著石膏被高高吊起,全身“傷痕累累”的小男孩,使勁拍著小手,兩眼沖著我笑,洋溢著一臉的陽光和快樂。見此情景,我立馬按下快門。拍完這張照片,我走到他的面前問他叫什么名字?他爺爺回答,“他叫張洋,1歲2個月。”我又問:“你疼嗎?”爺爺教他說:“不疼?!毙堁箅m然說話還不清楚,但我從他咿呀學語的口中聽到了兩個字“不疼”。于是,我將這張攝影作品取名為《不疼》。
2008年6月10日,“抗震救災(zāi)眾志成城――2008中國抗震救災(zāi)大型新聞圖片展”在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開展。通過200余幅照片、圖表,全景式地展示了這次抗震救災(zāi)刻骨銘心的近30個日日夜夜和中國人民在災(zāi)難面前迸發(fā)出的空前凝聚力和向心力。《不疼》這張照片被放大成8米,懸掛在展廳最顯眼的位置,備受好評,令人鼓舞。后來這張照片被收錄入由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編纂、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的《見證汶川2008大地震》畫冊,并被中央檔案館永久收藏。
時光流逝,光陰荏苒。10年過去了,我與汶川地震采訪中結(jié)緣的這個孩子——張洋,卻一直在我心里。我常常會想念他,惦記他,不知小張洋現(xiàn)在怎么樣了,他還好嗎?同時也很后悔,為什么當時在匆忙中沒有請他爺爺留下聯(lián)系方式。
轉(zhuǎn)眼間到了“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的日子,我翻出當時的采訪本,從密密麻麻的本子里找到了前額頭上縫著12針的小男孩唐璇父親唐佰磊的手機,在電話里我詢問唐璇的情況,他告訴我,唐璇現(xiàn)在老家綿竹讀小學4年級,受傷頭部治好了,留下的疤痕并不明顯。他現(xiàn)在酒廠當工人,唐璇的母親陳琴是在漢旺小學一名老師,他們?nèi)诤蜖敔斈棠套≡谝黄稹5卣鸷笕野徇M了綿竹縣城的新房子,一家人日子過的很開心。
不一會兒,我在電話中聽到唐璇的聲音,他說:“為了紀念汶川地震10周年,我參加了‘我與紅旗’紀念活動,還參加了大西街小學文藝晚會。我拉小提琴演奏了《小步舞曲》,平時我最喜歡大自然,喜歡看動物,經(jīng)常閱讀《十萬個為什么》、《少兒百科知識報》?!碑斘覇査骸澳汩L大了想做什么?”他回答:“我想當一名科學家,搞發(fā)明創(chuàng)造,建設(shè)祖國。”聊到地震的話題,唐璇說:“地震雖然過去了,但是我會記住救援和幫助我的叔叔阿姨們。”
說來很巧,我一直惦記著張洋,卻沒有他及家人的任何聯(lián)系方式,在和唐佰磊通話時,我無意中問了他一句:“你還記得唐璇在成都市兒童醫(yī)院住院時,有一個叫張洋的小男孩嗎?”唐磊說:“認識呀,他父親張用庭是我表弟,張洋是我侄兒?!甭牭竭@話,我欣喜若狂,馬上留下電話號碼與張洋父親通了電話,還添加了張洋母親鄧麗的微信。只聽電話那頭傳來了稚嫩親切的聲音:“阿姨好,我是張洋,謝謝你!”聽到這聲音很欣慰,我斷定張洋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
打開話匣子,我和張洋好好聊了一陣?!拔椰F(xiàn)在綿竹市土門小學上5年級,身高1.31米,體重30公斤,喜歡運動。”我問他最喜歡哪門課?他說“思品課,因為一個人如果沒有好的思想品德,不講誠信,他就不能在社會上立足?!?/p>
聽到張洋這一番話,我心里暗贊。他還告訴我,“爸爸在劍南春酒廠搞維修工作,媽媽是做銷售工作,放學回來,我會煮米飯,煮面條,幫助大人做家務(wù)。爺爺今年60歲,奶奶58歲,他們對我這么好,我長大了要孝順他們。我會把爺爺奶奶接到家里,找個保姆和我一起照顧好好他們?!?/p>
當我問張洋:“你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嗎?”他說:“自從我上學以后,老師經(jīng)常給我們講,地震來了怎么防范,學會臨時逃生。我經(jīng)常看這方面的書。”張洋說:“地震時有很多解放軍叔叔沖鋒在前,搶救出了很多生命, 我覺得他們很偉大,很光榮。所以我長大了也要去當一名解放軍,保衛(wèi)祖國,幫助別人。我們這里還有一座龍門山很漂亮,現(xiàn)在正在打造中國玫瑰園,等建好以后歡迎阿姨來我們的家鄉(xiāng)旅游觀光?!?/p>
當我收到唐璇、張洋父母發(fā)來他們的近照和兩家人的全家福照片,我非常高興,兩個孩子非常健康、臉上洋溢著的燦爛笑容告訴我,他們生活得很幸福。
唐璇全家
張洋全家
翻開采訪本,我還找到了當時采訪的汶川縣水磨鎮(zhèn)藏族學生劉雪浩父親劉俊杰的電話,雪浩在電話里說,至今還記得10年我采訪過他,今年他已經(jīng)22歲,即將大學畢業(yè),他學IT信息管理?;貞浧鹉菆鰹?zāi)難,他說:“經(jīng)歷地震,讓我更加堅強,我會更加努力。將那些人那些事,永存心中,感動感恩。”
那個5月,當一個叫汶川的陌生名字,第一次帶著噩耗出現(xiàn)在我的記憶里,在地圖上我開始尋找這個北緯31°、東經(jīng)31.4°的遠方城市,看到它陷入8級強烈地震的恐慌中,沉重的災(zāi)難吞噬了成千上萬生命......10年過去了,這一切都過去了。
今天的地震災(zāi)區(qū)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所所嶄新的學校建起來,一座座漂亮的樓房立起來,看著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孩子長大了,他們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中華大地上洋溢著人間友愛,給心靈以溫暖,給生命以光亮。
此時此刻我明白:災(zāi)難令人回憶傷心、悲傷和痛苦,也給人帶來幸福溫暖、收獲和力量。時間流逝,難以沖淡人們的記憶;英雄精神,將長久激勵整個民族。
......
那個5月已經(jīng)過去,那些孩子已經(jīng)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