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訊(記者 肖揚)巴西傳記電影《尼斯:瘋狂的心》從昨天開始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旗下的影院專線放映。2015年,該片在東京電影節(jié)上獲得最佳影片、女演員兩項大獎,之后在日本藝術院線上映;2016年,陸續(xù)在瑞典、法國、巴西、荷蘭上映。2017年6月,此片更是在中國成都舉辦的第二屆金磚國家電影節(jié)上榮獲熊貓獎最佳影片。
《尼斯:瘋狂的心》根據巴西的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女醫(yī)生尼斯回到精神病院就職后,提出對精神病人要給予同等尊重,拒絕采取院里普遍認可的電擊和腦白質切除的殘忍醫(yī)療手段。
她用一己之力與整個醫(yī)院抗爭,將一個廢棄的工作室打掃干凈,為自己和病人們的相處提供了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尼斯選擇采取藝術熏陶的方法對患者進行醫(yī)治,要求自己的護士助手不要采取暴力來對待病人,時刻告訴他們對待這些患者需要“多觀察,多傾聽”。她多次強調,精神病患者也是人,“他們只是需要被當做人來對待”。在尼斯的努力下,患者開始拿起畫筆,畫出了他們腦海中那個有著色彩與圖案的世界。最終,他們不但獲得了真正的心靈救贖,還發(fā)現了自己的藝術天賦。尼斯醫(yī)生用她滿滿的正能量治愈著感染著這些病患,給予了他們最動人的愛與尊重。
這部電影之所以得到如此多國家和地區(qū)的支持和關注,不僅僅因為其藝術價值,更是由于電影本身還具有人文關懷和社會意義。影片中尼斯醫(yī)生所使用的治療精神病患的特殊心理療法值得大家去思考和探究,而影片中的“主演”——精神病患者這一邊緣群體,更是值得人們去尊重與關注。
責編: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