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晚傳媒·武漢晚報12月9日訊(記者屈建成)博士畢業(yè)必須有2篇C刊(核心期刊)文章,這讓許多文科生犯愁。昨天,在華師舉行的主題為“學術 學科 學報”的首屆華中學術傳播論壇上,華中師大教授學報編輯部范軍教授對此進行了炮轟。他說,每有3萬名博士生,很顯然我國的C刊不夠用,這要求都快把博士生甚至是導師都逼瘋了
他說,博士畢業(yè)必須有2篇C刊文章才能畢業(yè),幾乎是所有大學的通行規(guī)則,我們所有C刊一大半都給博士生發(fā)文章都很難滿足這個需要。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認定的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是1918種,不到2千種。列入南京大學最新版的C刊中期刊總共是554種,輯刊是189種,C刊擴展版是200種。不算擴展版,前兩種相加是743種。不算擴展版(有些學校輯刊也不認),這743種平均按雙月刊算(輯刊大多是一年4本或2本),每期按照25篇文章算,總共可發(fā)文111450篇,還算寬一點就是12萬篇吧。博士生招生2013年是69000人,2014年是71020人,2015年是74410人,2016、2017年這個數(shù)字略有上升,但都不大。
他說,就算每年大約3萬名文科博士生,一人必須2篇C刊,就是6萬篇的需求,超過所有C刊發(fā)文量的一半。關于博士后,有材料說我國30年培養(yǎng)博士后14萬名,到2015年時,每年招收博士后1.7萬名。這每年的博士后若有7000人是文科博士后,每人2篇C刊(有大學要求4篇C刊才能出站),又是1.4萬篇。碩士每年大約在56萬、57萬左右。碩士生發(fā)文章大多沒有硬性要求,但評國家獎學金、直接免試讀博等,C刊文章是必備項,這個一年也不少于四五萬人吧。
“這些要多少刊物特別是C刊才能滿足?”他說,他到學報遇到的推薦稿相當大一部分都是博士生的,編輯也為此苦惱?,F(xiàn)在不僅是拼爹拼媽,還要拼導師、拼學校?,F(xiàn)在2篇C刊都快把博士生包括導師逼瘋了。
范軍建議,高等學校博士答辯學位授予取消2篇C刊文章的硬性要求,關鍵看博士生學業(yè)水平和研究能力,看學位論文本身。他感嘆,我們老講與國際接軌,國際上好像博士畢業(yè)學位授予沒有這樣的規(guī)定。
他還稱,其實,學術、學者是非常專門的需要經(jīng)過嚴格訓練的行當,不需要什么人都去做;不是什么文章都算學術成果,什么人都要去發(fā)C刊,發(fā)學術文章。泛學者化或偽學者化、泛學術化泛論文化等現(xiàn)象泛濫正在降低學術的門檻,毀損學術的尊嚴和價值。真正優(yōu)秀的學者是以學術為生命,以學術為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