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醫(yī)科大回應“首例換頭術在華做”
2017-05-03 15:35:00 來源: 澎湃新聞

10個月內(nèi),一位中國患者將在中國哈爾濱接受全球首例頭部移植手術,由哈爾濱醫(yī)科大學的任曉平教授團隊操手——近日,意大利神經(jīng)外科專家賽吉爾 卡納維羅(Sergio Canavero)在接受德語媒體《OOOM》時透露了這些信息,還表示“任曉平未來兩個月將在中國舉行專門的新聞發(fā)布會,宣布該手術的具體日程”。

任曉平教授

5月2日,澎湃新聞聯(lián)系上任曉平所在的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和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哈爾濱醫(yī)科大學表示:“從沒聽說有這事”。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宣傳部工作人員則表示:“這跟我們沒有關系,是那邊的人自作主張搞的這些事。我們?nèi)螘云街魅蔚难芯扛麄兺h的其實?!?/p>

近兩年前,卡納維羅就對外宣布,稱“和哈爾濱醫(yī)科大學任曉平教授率領的醫(yī)療團隊一起合作”、“首例人類頭顱移植手術將于2017年12月在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舉行”。2015年9月,迅速“被走紅”的任曉平回應媒體稱:關于換頭手術的具體時間和地點等事宜還沒法確定,所謂2017年將在中國實施“換頭”手術“是沒有的事情”。

和近兩年前的說法有所不同的是,此次卡納維羅口中首位接受頭移植的病人,從俄羅斯電腦工程師瓦萊里 史比多夫(Valery Spiridonov)改為了一位中國人。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底,卡納維羅還曾表示會在英國進行全球首例換頭手術。

截至發(fā)稿時,任曉平尚未回復澎湃新聞針對此事的郵件詢問。

從公開資料來看,任曉平和卡納維羅的關系并不疏遠,媒體報道中有不少任曉平和卡納維羅搭肩的合照。此次接受《OOOM》采訪時,卡納維羅稱任曉平為“親密的朋友”。而就在幾天前,在以任曉平為通訊作者、發(fā)表在《CNS Neuroscience &Therapeutics》期刊的論文中,卡納維羅的名字也在作者之列。

這篇最新發(fā)表的論文是“頭移植”的前期基礎研究,在任曉平團隊和卡納維羅的實驗中,進行了頭移植的大鼠存活時間可達36小時,36小時后被實施安樂死。

5月1日,介紹這篇“小動物頭移植模型中預防供體腦缺血損傷設計”論文的相關文章出現(xiàn)在哈爾濱醫(yī)科大學新聞網(wǎng)上,并寫道“哈醫(yī)大專家團隊在長達兩年余的動物模型建立中,在異體頭身重建的小動物模型的基礎上又建立了小動物的頭移植模型,而且不斷完善并改進設計,為進一步開展大動物的臨床前實驗奠定了基礎?!?/p>

“異體頭身重建”通俗的說法是“頭移植”。論文資料顯示,任曉平團隊該篇論文的首次投稿時間為2017年2月,根據(jù)哈爾濱醫(yī)科大學新聞網(wǎng)的該篇介紹可以推測,“異體頭身重建”在當時可能尚未開展“大動物的臨床前實驗”,而這是進行人體臨床試驗前的必需步驟。

“總之,這種模型有助于目前對首次人類頭移植所做的努力?!边@篇論文的結尾寫道。曾在1999年參與過全球第一例手移植手術的任曉平于2012年回國,并將諸多精力用于研究“頭移植”。

此前,據(jù)媒體報道,頭移植手術約需36小時才能完成,費用750萬英鎊(約合6880萬人民幣)。手術過程包括切下受體和供體的頭部,對供體的頭部進行冷凍、清洗,并用特殊的聚合物膠結技術將供體的頭部和受體的身體結合在一起。

比起普通的器官移植,頭部移植要復雜得多,難得多。頭部不只是一個器官,而是一個復合組織,面臨諸多科學難題,比如如何將異體的脊髓接上,如何解決免疫排斥反應,以及如何保證大腦在移植過程中不因缺血受損。

也正因為在科學層面上難用現(xiàn)有技術突破,在倫理上存在爭議,“換頭術”總身處爭議旋渦。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