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赫爾辛基1月28日電 通訊:“歡樂春節(jié)”成為中芬跨文化交流平臺
新華社記者李驥志 徐謙
每年1月末2月初,當芬蘭人收起圣誕樹和彩燈,送走元旦的煙花爆竹和慶?;顒雍螅钤谑锥己諣栃粱拿癖娪謺瓉怼皻g樂春節(jié)·赫爾辛基廟會”,他們觀看舞龍,欣賞表演,品嘗小吃,與遙遠的東方人民同步慶賀春節(jié)。
赫爾辛基時間1月27日晚6點,也就是北京時間除夕鐘聲即將敲響之際,赫爾辛基市長帕尤寧和中國駐芬蘭大使陳立共同登上今年“歡樂春節(jié)”活動的舞臺,祝大家雞年好運。此時,臺下觀眾基本上都是芬蘭人。
11年來,“歡樂春節(jié)”不僅是中國農歷春節(jié)的慶典,也逐漸成為赫爾辛基的例行節(jié)日,為黑夜漫長的冬季芬蘭增添亮麗的色彩、歡騰的節(jié)奏、美妙的舞姿、愉悅的笑聲。據估計,今年的“歡樂春節(jié)”吸引觀眾5萬人次,超過以往。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歡樂春節(jié)”活動有兩大亮點:一是太平鼓、草編、龍鳳字、剪紙等中國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集中亮相,引人入勝;二是中國演員扮作芬蘭卡通形象姆米(一只長得像河馬的精靈)登臺獻唱,引起觀眾共鳴。
在位于市中心步行街的臨時舞臺上,京西太平鼓熱烈的鼓點將廟會演出氣氛推向高潮,贏得觀眾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身著鮮艷服裝的表演者成雙成對,一面擊鼓抖環(huán),一面騰挪跳躍。小伙子跳起來,舒展挺拔,鼓點打得上下翻飛,姑娘們舞姿輕柔,嬌俏動人,將這一中國民間藝術完美地呈現在芬蘭觀眾面前。
來自京西太平鼓民間藝術團的演員周沫對新華社記者說,她是第一次來芬蘭演出,非常開心。她說,“我們希望熱鬧的太平鼓能給地廣人稀的芬蘭帶來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
步行街的東側立起了一排排紅色展棚,其中,于龍江的“龍鳳字”展棚前擠滿了圍觀者。“龍鳳字”把中國書法與繪畫很好地結合了起來,是一項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遺產。于龍江告訴記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出國門,得到世界的關注,對遺產保護傳承具有積極意義。
在中國民族音樂、武術和舞蹈輪番登臺后,一名中國演員扮演成芬蘭著名童話故事《姆米》中的主角姆米的形象,用中文演唱了《姆米村之歌》。不少芬蘭中年人都是伴隨著姆米的故事長大的,當觀眾們聽到熟悉的旋律時,都情不自禁地舞動起來。
梅麗薩帶著8歲的女兒特意從250公里以外的圖爾庫市坐火車趕到現場,小女兒在身材高挑的媽媽身邊蹦蹦跳跳,吵嚷著下次還要來。
在活動現場,十幾名芬蘭年輕人踢起雞毛毽子,歡聲笑語此起彼伏……“歡樂春節(jié)·赫爾辛基廟會”已經從單向的中國文化展示活動,發(fā)展為雙向的兩國民間互動、文化交融平臺,進而贏得了大批“鐵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