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 題:傳遞不滅的初心和前行的力量——“好記者講好故事”各地巡講反響熱烈
新華社記者王思北
12月16日至24日,由中宣部、中國記協(xié)等組織的第三屆“好記者講好故事”優(yōu)秀演講人分赴北京、湖北、湖南、四川、內蒙古、山西、陜西、福建、廣東、海南等省份,圍繞堅持“四向四做”要求、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面向當?shù)匦侣剢挝痪庉嬘浾吆透咝P侣勗合祹熒_展巡講活動。
多次深入貧困山區(qū)采訪,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人民日報社人民網(wǎng)記者許博用網(wǎng)絡報道搭建起黨和人民的新聞連心橋;十年磨一劍,長期跟蹤南海問題報道的新華社記者凌朔講述了他揭露南海仲裁案真相、打贏國際輿論戰(zhàn)的報道經(jīng)歷;中央電視臺《遠方的家》欄目記者蔡麗娜,在行走中記錄著遙遠的西藏阿里執(zhí)勤點士兵的堅守與擔當;為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遼寧日報社記者高爽與同事用了3個月時間重走長征路,行程6萬多公里,古田、瑞金、井岡山、遵義、延安、西柏坡都留下了她們的足跡;哈爾濱日報記者王鴻凌的一組報道讓一個擁有三胞胎腦癱患兒的家庭受到關注,激發(fā)了一座城市愛的傳遞……
他們,或身在一線,經(jīng)歷重大事件報道;或深入基層,為困難群體撐起一片天空,28位演講人用心記錄著讓他們感動的人和事,也用行動感動著他人,用好故事講述著千千萬萬新聞工作者的心聲。
報告會現(xiàn)場,一個個有情感、有溫度、有力量的好故事生動展現(xiàn)了新聞理想與職業(yè)精神,深深打動著在場聽眾的心。
許多新聞從業(yè)者表示要以好記者為榜樣,以好故事為動力,追求理想、忠誠職業(yè)、堅持操守、甘于奉獻。
內蒙古日報社記者陳春艷表示,巡講團的演講讓自己深受震撼。自己要向好記者們學習,不忘初心、勤奮工作,講好內蒙古故事,為社會傳遞正能量。
“聽了這些故事,我深切地感受到,記者要始終‘有愛、有趣、有用’。”湖北之聲主持人簡然說,“有愛”才會用心、動情去關注;“有趣”才會擅長捕捉,發(fā)現(xiàn)亮點;“有用”才能有思考、有邏輯、有建設性地去推動社會的進步。
廈門晚報社要聞部副主任杜世成說,在廈門這座不大的城市,同行總是困惑線索來源偏少,很難出好新聞?!奥犃诉@些好故事,我深受啟發(fā),好記者要從細微處發(fā)現(xiàn)線索,挖掘最感人的故事,使新聞觸及人們靈魂深處最柔軟的部分?!?/p>
“這些好故事為什么打動人心?因為他們都是以扎實的采訪作風、厚重的家國情懷、記者的擔當精神觀察和報道出來的。”湖北日報社記者李思輝說,好故事、好記者總能打動人、感染人、影響人,這提示我們,要堅定新聞理想、職業(yè)情懷、道義擔當,不愧時代的重托,無愧記者的榮光。
一段段真實的故事、一幕幕感人的畫面,也讓年輕的新聞學子更加堅定了新聞理想。
湖南大學的學生們紛紛表示,從好記者們講的故事中找到了對新聞理想執(zhí)著追求的力量,找到了對新聞職業(yè)認同崇敬的共鳴。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強月新鼓勵同學們要向奉獻了“正能量的主題、鮮活的細節(jié)、高超的演講藝術”的好記者們學習。
“我經(jīng)常思考一個問題,記者的職責何在?”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學生吳妍萱說,“聽了他們的演講,我突然明白,當一個記者在基層行走,在采訪中落淚,不由自主道出那么一句‘我能為他們做什么?而我又做了什么?’就足以道明記者這一行業(yè)存在的意義?!?/p>
好故事講到哪里,感動和力量就傳播到哪里。好記者們用自己的職業(yè)堅守、勇敢擔當傳播著中國聲音,他們無私奉獻、愛崗敬業(yè)的精神風貌也將吸引更多的新聞工作者不忘初心,在成為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的道路上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