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2月1日電(記者許可蔣芳)作為2016年國家公祭日系列活動之一的“眾籌聲音、講述歷史”傳承歷史記憶志愿者行動1日下午在江蘇南京正式啟動,活動將以講述南京大屠殺時期歷史事件的方式讓青年一代更好地銘記這段歷史。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擬出版手繪讀本《烙印·南京1937》。該繪本選擇了南京大屠殺這段時期重要歷史事件,通過百余件小物件圖畫的形式予以表達,便于讀者閱讀和理解。為了讓讀本變得鮮活起來,在每一個小物件旁都將印上二維碼,讀者用手機“掃一掃”,就可以傾聽這個物件背后的歷史故事。而這些歷史故事的講述人,就來自本次活動的志愿者征集行動。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孫女夏媛作為講述人,講述了她外婆的故事;而紀念館講解員劉璧園作為原江南水泥廠職工劉國安的孫女,用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了對原江南水泥廠丹麥籍工程師辛德貝格的感恩情懷。
“用我的聲音講述外婆的故事,讓我們的同齡人和下一代通過圖書和聲音更好地了解這段歷史,堅定大家熱愛和平、反對戰(zhàn)爭的信念?!?4歲的夏媛告訴記者。
此外,參與講述的還有不少外籍友人。如紀念館的韓國志愿者金世恩,通過一個小小的發(fā)卡,再現了當年難民區(qū)中無辜女性被強暴的血淚故事;南京大學的德國留學生寥寥,以約翰·拉貝的大無畏精神為切入點,再現了南京安全區(qū)國際委員會的“人性之光”。
由紀念館與南京廣播電視集團聯合舉辦的此次志愿者行動,自10月29日啟動報名工作以來,已有百余人通過紀念館官方微博、微信等渠道表達了希望參與“眾籌聲音”的心愿。除了個人聲音條件的要求以外,紀念館還按照個人情況與歷史故事有連接點的特色進行了遴選。
“記錄南京大屠殺史實的圖片和文字有很多,但這是第一次召集這么多的志愿者、以聲音的方式來緬懷這段悲壯歷史,讓歷史在這一段段聲音中傳承下去?!蹦暇V播電視臺副臺長謝海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