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的孤獨堅守——記新疆護邊老人魏德友(上)
2016-10-26 15:47:0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烏魯木齊10月26日電題:半個世紀的孤獨堅守——記新疆護邊老人魏德友(上)

新華社記者何軍、張曉龍

10月下旬雪季來臨前的幾天里,在中哈邊境薩爾布拉克草原游牧的牧民們陸續(xù)趕著牛羊前往相對暖和的“冬窩子”去過冬,望不到邊際的草原又只剩下了魏德友夫婦和100多只羊。

不過,今年冬天魏德友的土坯房里會比以往更熱鬧些,二女兒魏萍打算辭去山東的工作回草原定居,接過父親的羊鞭放牧巡邊。

這個決定讓76歲的魏德友既高興又不舍,因為女兒下半輩子要過住土屋、喝咸水、啃冷饃、守寂寞的日子,這種滋味的生活他最懂。

1964年,24歲的魏德友響應號召從北京軍區(qū)轉業(yè)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與30多名戰(zhàn)友遠赴萬里之外的茫茫戈壁屯墾守邊。半個多世紀過去,荒涼的草原就剩下了魏德友夫婦。

現(xiàn)在,魏德友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土屋孤零零矗立在草原上,屋子里沒有通上電,功率不大的太陽能發(fā)電機只能支持簡單照明。夫婦倆一輩子吃自己種的菜,米面需要翻越幾十公里牧道才能送進來,喝的是門口井里打出來的鹽堿水。

魏德友告訴記者,他和老伴前半輩子就住在地窩子里,一住就是20多年。后來,邊防連剛好在拆土平房,拆出來不少土塊和木頭,官兵利用空閑時間給他蓋了個像樣的住處。

魏德友唯一的愛好是聽收音機。草原風大夾帶著沙土,收音機特別容易壞,守邊至今,魏德友整整用壞了50臺收音機。

薩爾布拉克草原地勢平緩,邊境線缺少天然屏障,護邊員的作用至關重要。52年守邊生涯,魏德友在遠離故土的地方義務巡邊近20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赤道5圈,勸返和制止臨界人員千余人次,堵截臨界牲畜萬余只,未發(fā)生一起涉外事件。

守邊守了快一輩子,魏德友總說自己沒有做什么事情。他告訴記者,守邊是工作和職責,守著守著就習慣了,就一直干下去了,就這么簡單。

然而,半個世紀的孤獨堅守又豈會這么簡單?

為了守邊,魏德友50多年只見過母親一面,父母臨終時,他兩次因大雪封山回不去見最后一面而悔恨終身;為了守邊,他在極端惡劣的天氣下堅持巡邏,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為了守邊,他幾次遭人惡意報復,一次就損失羊幾百只。

1987年冬天,魏德友騎馬巡邊突遇暴風雪,風太大,馬都只能側著頭走,很快就迷了路。經過5個多小時的煎熬,已近絕望的魏德友被邊防戰(zhàn)士救起,才逃過一劫。半夜回到家,看到他凍得渾身哆嗦,擔驚受怕了一晚上剛想埋怨兩句的妻子,低下頭,獨自落淚。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61團二連被裁撤的時候,原本可以被分到離城市更近的連隊,但魏德友還是主動留下來,停薪留職,放牛羊養(yǎng)活一家人。2002年,魏德友夫婦退休,在山東工作的子女勸父母回鄉(xiāng)養(yǎng)老,但執(zhí)拗的魏德友說什么也不肯。后來,子女又在團場買了房子,但老兩口一天也沒有去住過。

老戰(zhàn)友商永全告訴記者,魏德友一直感覺愧對家里。年輕的時候,不識字的魏德友總是請他代寫家書,信主要寫給哥哥弟弟,說得最多的就是請兄弟們照顧好父母。商永全看到魏德友蒼老了不少,牙都掉完了,妻子也快瘦得認不出了,曾幾次勸魏德友搬出草原回家養(yǎng)老,但始終沒有說服。

魏德友很少離開草原,但他每年都堅持步行幾十公里牧道去團部交黨費。曾在161團組織科工作9年的張八印,至今還記得魏德友第一次到他辦公室交黨費的樣子:穿著一身舊迷彩服和一雙粘滿土的膠鞋,進門說“我是二連的魏德友,來交黨費”,樸實的老軍墾模樣讓人感動。

近年來,魏德友的妻子劉京好身體不好,幾次生病住院。女兒魏萍實在放心不下,與丈夫商議后決定回草原照顧兩位老人,幫助父親巡邊?!笆剡吺抢先说膲粝耄辉敢庾??!蔽浩颊f。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