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連筷子都不會放進寶寶的嘴里,怎么婆婆就不能接受科學育兒的新觀念呢?”昨日,家住江岸區(qū)漢口花園幽蘭居小區(qū)的居民賀小姐忍不住抱怨起來。
賀小姐介紹,她與丈夫結婚已有三年時間,去年8月,可愛的兒子出生了,因為有四個月的產假,賀小姐基本獨自帶孩子,休完產假,黃陂老家的婆婆便正式搬來幫忙帶孩子,與小兩口同住。平日,賀小姐與婆婆相處融洽,婆婆也很勤快,把孩子照顧得白白胖胖。賀小姐說,為了如何帶孩子、怎么帶得更好,兩人曾經發(fā)生過小矛盾,“比如我說不要把尿、盡量用尿不濕,她都能聽進去。”
前兩天,賀小姐看到,婆婆吃飯時,將青菜嚼過后,再喂給寶寶吃,“太惡心了!”賀小姐當時并未發(fā)作,只是把孩子抱在懷里,委婉地說,“這樣吃不太衛(wèi)生。”婆婆解釋,“蔬菜是好東西,他嚼不碎,那我?guī)退腊。?rdquo;婆婆覺得理所應當,賀小姐卻非常郁悶。她不愿指責婆婆,便私下與丈夫溝通,“我都不會嚼菜喂我的孩子,你媽更不行,這會生病的。”丈夫于先生覺得妻子反應過度,“不是大問題吧,我小時候也這樣被喂大的,忍忍算了。”
賀小姐向身邊的朋友們訴苦,有人建議她買一臺攪拌機,教會婆婆使用,賀小姐覺得可行,“讓她打菜泥、肉泥,從源頭制止亂喂。”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兒科教授谷小華介紹,“怕食物燙,大人用嘴試溫度,或常常直接親吻孩子的嘴,都會將口腔內的細菌傳給孩子。”谷小華說,剛出生的嬰幼兒口中沒有細菌,喂飯、親吻會把家長口腔中的齲齒菌傳到孩子的口腔里,造成孩子齲齒。這種細菌在嬰幼兒口腔繁殖得越早,孩子患齲齒的程度就越嚴重,細菌還可能讓孩子患上鵝口瘡。所以這種嚼食喂養(yǎng)幼兒的做法要避免。
此外,胃部細菌幽門螺桿菌存在于帶菌者的牙垢與唾液中,也會經口腔進入人體。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一個慢性過程,會導致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谷小華建議,從添加輔食起,要給孩子使用專用餐具,餐具也要定期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