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在紙上游!武漢這群大學生用廢棄材料制作工藝品
2019-05-10 18:10:12 來源:漢網(wǎng)

用粉煤灰、礦粉等廢渣材料制作各種飾品飾物

長江日報融媒體5月10日訊(通訊員唐偉 余江濤 陳文婷)小金魚在紙上水滴里游動,粉煤灰能做成貓貓狗狗樣子的精美飾物.....這一幕近日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園神奇揭幕。

9日下午,在地大的校園里,該校舉辦的首屆科學展演現(xiàn)場被師生們打了圍,不同于一般只能觀看的展演,這里觀眾可以邊聽、邊看、邊動手,體驗用自己的“才智”制作“材質”的樂趣。

在“掌上萌物”項目展演組,觀眾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案后,現(xiàn)場在塑料薄片上進行描摹作畫勾畫,所畫圖案裁剪熱縮片,用吹風機加熱熱縮片,隨后將膠水均勻涂于熱縮片表面,就成了一件精美飾物。這是應用了熱塑片“熱脹冷縮”的特性,也就是物體內(nèi)的粒子運動會隨溫度改變,當溫度上升時,粒子的振動幅度加大,令物體膨脹,反之冷縮。

工地上的粉煤灰、礦粉也是大家經(jīng)常見到的,基本被視為廢棄物。在展演的現(xiàn)場,同學們以之為原料,添加顏料、水泥等助劑,調(diào)配出漿體并且在模具中凝結成型,固體廢棄物變成了象棋、小狗、帆船等飾品,架上琳瑯滿目的工藝品,成功地實現(xiàn)了“變廢為寶”。

在“感溫幻彩魔杯”的展演中,展演隊員把熱水倒進杯中,杯子外層的圖案緩緩變換了顏色,將杯中換成冰水,圖案又恢復了原來的顏色。展演隊員鮑茜介紹:他們采用了一種微膠囊化的有機可逆感溫變色材料,制備成涂料之后涂覆在馬克杯上,當杯子水溫度變化時,變色材料的物理化學結構發(fā)生變化,讓杯子因為水溫變化導致外觀變色。”

參與指導的馬睿老師表示,材料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很多日常使用的材料器件都有原理基礎,而大自然也提供了人認知原理應用原理的機會。比如,同學們以水珠可以隨意在荷葉表面滾動的疏水特性,在紙張上交錯制備一層保護膜,形成“溝壑”,再滴上幾滴水,小金魚就可以在其間自由徜徉了,水珠也不會“溜走”,形成了魚在紙上游的奇景。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