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花燈到面塑、糖人,兵兵大年初六“變身”游廟會
2019-02-10 21:43:27 來源:漢網(wǎng)

面塑非遺傳人高志和制作的面塑軍運會吉祥物兵兵。記者彭年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2月10日訊(記者李勇 通訊員張西林)大年初六,第三屆吉慶民俗街大漢口廟會上來了一位頗受歡迎的“大咖”——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吉祥物“兵兵”,從花燈到面塑、糖人,這個可愛的“小家伙”變幻成各種形態(tài),出現(xiàn)在廟會的各個角落。

“兵兵”花燈登陸主舞臺

吉慶民俗街大漢口廟會今年是連續(xù)第三年舉辦,受到市民的熱捧,在活動期間每天都有不同的主題活動,今天的主題為金獅鬧新春、喜迎開門紅。

下午2時30分,在舞獅節(jié)目結(jié)束后,四個“兵兵”花燈登陸主舞臺,給江城市民拜年。主持人調(diào)侃道:有沒有人想把它帶回家?。楷F(xiàn)場觀眾大呼“要”。

有眼尖的市民發(fā)現(xiàn),這就是大年初二亮相央視的那些花燈。據(jù)了解,這批“兵兵”花燈由被稱為湖北民間手工藝第一人的劉國瑞,歷時一個多月制作完成。為了趕上大年初二的園博園燈會,他在除夕夜里都在加班加點地趕制,每個細節(jié)都力求完美,僅“兵兵”穿的鞋子,焊接點就有幾十個。

舞花燈的演員介紹,這些花燈每個重約20斤,連續(xù)舞上三五分鐘,身上都出汗了。

手工集市里各式“兵兵”惹人愛

黃陂糖塑非遺傳人朱紅彥吹制的糖塑軍運會吉祥物兵兵。記者彭年 攝

在手工集市上,非遺傳承人們利用各種原料和工具做出“兵兵”造型,吸引了眾多游客拍照和購買。

在吹糖人的攤子上,育才實驗二小一年級的劉思睿指著“兵兵”糖塑說:“我想要一個‘兵兵’。”她媽媽介紹道,思睿特別喜歡“兵兵”,而她的寒假作業(yè)就有一項關于軍運會的,做“兵兵”書貼。

這個“兵兵”造型是由黃陂糖塑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第五代傳承人朱紅彥制作,他說:“主要是頭特別難做,尤其是幾個角,火候要把握好。”

雅號“面人高”的高志和帶著夫人和女兒參加廟會,并且制作了幾十個“兵兵”面塑。“做一個,也就幾分鐘吧。”他現(xiàn)場為長江日報記者展示了一次制作過程。“來的小朋友,只要能夠說出關于軍運會的內(nèi)容,我就送給他。”

高志和說:“世界軍人運動會在武漢舉行,作為武漢人,有義務宣傳這一國際盛會。”去年,他還專門到學校教小學生們制作“兵兵”面塑。

廟會組織方介紹,除了這些“兵兵”吉祥物外,還有用硬絲編制作的射擊、自行車等關于軍運會項目的手工藝品。“一輛小巧的自行車,需要編大概四個小時,輪子都可以轉(zhuǎn)動。”

武漢因軍運更精彩

在吉慶街展出的《武漢迎軍運更精彩》攝影展。  記者彭年 攝

在主舞臺的兩側(cè),“武漢因軍運更精彩”攝影巡回展,更是吸引了無數(shù)游客駐足觀賞,幾十幅圖片從城市到場館、活動,全方位展示武漢城市魅力。

來自廣西的蘇毅在欣賞完全部照片后說:“這些攝影師們太厲害了,這次來武漢旅游,專門去了東湖,也路過即將舉辦帆船比賽的場館,但是看了他們拍的照片后,確實相當震撼。聽說軍運會今年10月在武漢舉辦,如果有時間,還是想來看一看的。”

朱紅彥表示,武漢有著很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其實也可以通過軍運會這個舞臺,向世界進行展示,彰顯武漢的文化底蘊。

據(jù)了解,吉慶民俗街大漢口廟會隨后還將舉行舞龍燈、猜燈謎、做花燈等多個主題活動。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