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漢澤 李墨 張燦
河南日報記者 李宗寬
一年賣出100多億包辣條,火腿腸、冷鮮肉產量位居全國前列……河南省漯河市是中國首個“食品名城”,集聚食品企業(yè)7000多家。
水是美味佳肴之基,是食品產業(yè)發(fā)展不可或缺的決定性要素。
漯河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自2015年2月通水以來,供水量連續(xù)9年增長。
與之相應的是,2014年以來,該市食品產業(yè)迅速崛起,產業(yè)規(guī)模邁上2000億元。
在“南水”的助力下,美味漯河正不斷提香增味。
南街村關閉8口地下水深井
9月2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漯河市南街村集團清真食品有限公司豆腐車間,工人們正在對生產線進行清洗消毒。
“車間夜間生產,次日就可以把香噴噴的老豆腐送到周口、鄭州等周邊大中城市?!惫矩撠熑速≌駚喺f。
南街村集團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主要生產豆腐、腐竹、千張、豆干等豆制品。
試生產時,公司為提高品質,選用400米以下的深井地下水。不料,產品卻總是不達標。
“豆腐成形慢、口感差?!辟≌駚喺f,生產線是全自動化流水生產線,如果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將會影響整個生產工藝。
連續(xù)試了一個星期依然不成功,大家有些急了:工人已招聘到位,經銷商網絡已鋪開,如果不能按時投產,不僅造成巨大成本浪費,還會透支公司信譽。
集團緊急開會,有人提出建議:鹵水點豆腐,換“南水”試試看?
公司調動罐車,從使用南水北調水源的自來水廠,調來3車自來水。
臨潁縣黃龍濕地公園旁座落著清泉第二水廠。(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燦 攝)
神奇的一幕發(fā)生了:“南水”進入生產線后,一次性成功,產品完全達標。
事后,佟振亞分析了使用地下水不成功的原因:水溫過高,浸泡的大豆黏度超標;礦物質含量高,影響豆腐定形時間和口感。
經此一事后,南街村集團逐步換用南水北調自來水?!拔覀冏疃鄷r有13口地下水深井,目前僅剩5口?!奔瘓F副總經理王廣志說,全村所有居民飲用水、集團重點食品企業(yè)用水,已全部改用“南水”。
“南水”成招商金字招牌
9月2日,位于漯河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的加多寶(河南)飲料食品有限公司正加緊安裝設備,100多米的生產線已見雛形。
“大部分設備已安裝,計劃本月底試生產。”公司質量經理彭浩介紹,該公司是加多寶在河南省首個自建的生產基地。公司入駐漯河前,曾多處選址。
“除考慮產業(yè)鏈配套外,水質是最關鍵的因素?!迸砗普f,公司把多個備選地的自來水、地下水樣品化驗對比,結果表明“南水”二次處理成本最低,綜合效益最好。
漯河市加多寶工廠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與調試。(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燦 攝)
“‘南水’是我們招商的金字招牌?!变鸷咏涢_區(qū)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徐天申說,近三年來,該區(qū)累計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35個,合同金額700多億元,其中世界500強、國內500強和細分行業(yè)頭部企業(yè)投資項目超50個。
漯河市第八水廠是專門服務該區(qū)的供水企業(yè)。廠長龐文選介紹,該廠伴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實施而建,目前每天供應2.8萬立方米自來水,幾乎全部供應給轄區(qū)食品企業(yè)。當地生產的依尚、華氏尚品等飲用水產品的標簽上,均印有“水源來自南水北調丹江口水庫”標識字樣。
漯河市南水北調運行保障中心綜合科科長劉磊介紹,2015年,漯河市使用“南水”654萬立方米,此后連續(xù)9年持續(xù)攀升。目前,每年1.06億立方米消納指標基本用完,水量分配指標達成率位居河南省前三名。
有了“南水”的保障,漯河食品工業(yè)加速發(fā)展。目前,漯河聚集了旺旺、百歲山、統(tǒng)一企業(yè)、可口可樂、鹽津鋪子等一批知名食品飲料企業(yè)。其中,中糧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yè)20家。
“南水”點睛寫活“水文章”
9月2日傍晚,漯河市臨潁縣黃龍濕地公園水波蕩漾,市民們三五成群散步休閑,欣賞如畫美景。
誰能想到,多年前,這里曾是一大片污水橫流的窯坑廢棄地。
臨潁縣是河南省知名的陶器燒制基地。黃龍濕地公園以前就是一大片燒制陶器的窯場。隨著窯場的廢棄,一個個取土燒窯留下的深坑變成了臭水坑。
漯河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中山路立交橋以南,食品工業(yè)廠房林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燦 攝)
2015年,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該縣投入2.5億元,實施南水北調生態(tài)補水工程,建成了占地1600畝、庫容60萬立方米的黃龍濕地保護區(qū)。
如今,這里生態(tài)林帶達5300多畝,成為集蓄水、生態(tài)、景觀、飲用水備用水源為一體的省級濕地公園。
漯河因水得名,沙河、澧河、潁河三條河流過境,但漯河卻是資源性缺水城市,是河南省5個缺水城市之一。
這一切,隨著南水北調工程發(fā)生了變化?!澳纤弊屔a、生活用水的緊張局面得到緩解,該市累計取締對口抽水點880個,關停自備井584眼,年壓采地下水2000多萬立方米,生態(tài)補水近6000萬立方米,地下水水位下降局面得到緩解。
城市因水而活,如今的漯河市生態(tài)更宜居、產業(yè)更給力。今年上半年,該市地區(qū)生產總值增長7.8%、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增長12.1%,均居河南省第一位。
衛(wèi)星對比圖
2014.11.14
因干旱缺水,臨潁縣黃龍濕地萎縮、退化嚴重。
2024.01.28
依托南水北調蓄水調節(jié)池,臨潁縣黃龍濕地公園碧水清波,處處透著無限生機。 (高分湖北中心供圖)
詳見9月14日湖北日報6版>>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