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李輝
□文: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潘錫珩
苕尖、竹葉菜、絲瓜、豆角……6日清晨,在武漢市江夏區(qū),一輛J202路公交車穿村過鎮(zhèn)向著紙坊城區(qū)駛去,沿途上車的菜農挑著這些頂著露珠、帶著泥土芬芳的新鮮果蔬,放在了車廂的“C位”。
在這趟公交車開通之前,江夏菜農羅學珍和其他村民時常為蔬菜的銷路發(fā)愁。自家吃不完的菜,要么只能以較低的價格出售給中間商,要么幾人一起“湊份子”花高價租車進城銷售。村口的J202路公交車開通后,極大地方便了他們的蔬菜打開銷路。
J202路開通后,一度也引起了乘客群體之間的小抱怨:夾著公文包的上班市民,覺得菜籃子占了車廂無法下腳。4年前,J202路公交車為菜農們提前開班,變身“菜籃子專線”,不但減少了對其他正常通勤乘客的影響,還讓菜農們更早進城,蔬菜更能賣個好價錢。如今,這條專線還開通了“大站快車”,助力菜農們趕上每天清晨的第一波銷售高峰。
搭乘J202路的菜農們,大多數人會前往位于江夏區(qū)北華街附近的農貿市場賣菜,但也有不少人會繼續(xù)轉乘地鐵或公交,把菜賣到武昌的小東門、光谷等更遠的地方。有的菜農還加入了小區(qū)業(yè)主的微信群,線上線下一起發(fā)力,每天帶去的蔬菜很快就銷售一空。他們說,進城賣菜不僅是一門生意,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一條“賣菜公交”,連接了城鄉(xiāng)市場,既維系著菜農們的生計,又豐富了居民的菜籃子。車輛來回奔忙,滿載著濃濃的煙火氣,讓一擔擔蔬菜從田間地頭直奔百姓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