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陳勇
通訊員 何順暢 張韞儀
依不拉英·玉素甫(右三)在孝感站與學校老師、同學合影(通訊員供圖)
三天三夜,四趟列車,一路風塵仆仆,9月3日晚,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醫(yī)學院副院長帶著幾位老師以及學生干部,到孝感站接到了這名跋涉了4000多公里的學生——來自新疆的新生依不拉英·玉素甫,他也是該校首個到校報到的新生。
依不拉英·玉素甫來自新疆圖木舒克市第三師五十一兵團,這是一片被沙漠環(huán)抱的邊境小城,與吉爾吉斯斯坦接壤,自然條件艱苦。依不拉英·玉素甫十一歲那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心臟病,奪走了他父親的生命。由于當地醫(yī)療條件的限制,父親未能得到及時救治,深深刺痛了他幼小的心靈。從那一刻起,一顆行醫(yī)濟世的夢想種子在他心中悄然生根,他立誓要成為一名醫(yī)生,用醫(yī)術拯救更多生命,避免類似的悲劇重演。
父親去世后,依不拉英·玉素甫與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高中時期,他一邊勤奮學習,一邊悉心照料奶奶。在繁重的學業(yè)之余,他從未有過絲毫懈怠,因為他知道,只有通過知識才能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
高考后,依不拉英·玉素甫選擇填報了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專業(yè)。
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依不拉英·玉素甫滿心歡喜,也開始了對未知旅程的規(guī)劃與期待。他的家鄉(xiāng)距離學校有四千公里之遙,為了這次求學之旅,他精心規(guī)劃了行程,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zhàn)。三天三夜,四趟列車,長途顛簸,對于很多人來說或許是一段難以忍受的旅程,但對于依不拉英·玉素甫而言,這卻是他追夢路上的必經之路。
接到了跋涉4000公里來校的新生(右一)(通訊員供圖)
在依不拉英·玉素甫踏上求學之路的同時,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醫(yī)學院的老師們也在默默關注著他。醫(yī)學院輔導員張韞儀老師,在組建班級群之初就注意到了這位有著與眾不同名字的新疆維吾爾族學生。通過后續(xù)的交流,張老師逐漸了解了依不拉英·玉素甫的家庭背景、求學經歷以及他心中的醫(yī)學夢想。得知他即將獨自一人跨越千山萬水前來報到,張老師在為他感到驕傲的同時,也多了一份擔憂。
8月31日晚,當依不拉英·玉素甫發(fā)來消息:“老師,我上車出發(fā)了!”張老師的心也隨之緊張起來。她要求依不拉英·玉素甫在每個換乘車站報平安,并時刻關注著他的動態(tài)。
9月3日晚上,當依不拉英·玉素甫即將抵達孝感站時,在學校值班的醫(yī)學院副院長程曙文當即帶著團總支書記鄧彬新、輔導員張韞儀、劉冠儒老師以及學生干部黃觀朋同學前往孝感站迎接依不拉英·玉素甫。
夜色已深的孝感火車站,略顯清靜。但接站小隊的成員們卻滿懷期待地等待著依不拉英的到來。盡管大家都沒有見過依不拉英的照片,但那份對新同學的熱情與期待讓他們伸長了脖子,在熙熙攘攘的旅客中尋找著依不拉英的身影。
給依不拉英·玉素甫(左三)送來食品(通訊員供圖)
終于,一個滿臉帶著興奮笑容的青年出現(xiàn)在大家的視線中??吹嚼蠋熀屯瑢W們,依不拉英·玉素甫難掩激動的心情:“你們真的來接我了!”在簡短的交流后,大家一同在孝感站前合影留念,記錄下難忘的這一刻。
在回校路上,依不拉英興奮地分享著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感。當聽說黃觀朋同學是2023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總成績排名第一的優(yōu)秀學長時,依不拉英更是興奮不已,當即向學長要了聯(lián)系方式并表達了想結對學習的意愿。黃觀朋同學也欣然同意并承諾在學習上給予依不拉英幫助與支持。
在得知依不拉英因路途遙遠而未能攜帶足夠的床鋪用品后,程曙文立即組織人手前往快遞站取件。通過多方聯(lián)系,已經關門的快遞站老板臨時開門取件。
夜色已晚,校園卡等已無法辦理,老師們臨時把依不拉英安排在大二寢室空余床鋪暫住??紤]到依不拉英的飲食習慣,外加學校食堂餐廳已經關門,程院長前往學校超市仔細挑選了各類食品送到宿舍。
這一系列貼心的安排與關懷,讓依不拉英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溫暖。他說,要在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這方孝文化沃土上努力學習,圓自己的醫(yī)學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