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評論:24小時書房如同精神上的“深夜食堂”
2024-09-03 14:45:00 來源:荊楚網

炎炎夏日,當太陽逐漸西沉,夜色籠罩城市,一盞盞亮起的讀書燈,為人們提供了休息放松的港灣。從上海的24小時公園圖書館,到深圳全天候開放的百姓書房,再到武漢東西湖區(qū)夜間開放的圖書館,各地持續(xù)培育夜間閱讀生態(tài),讓閱讀成為城市公共空間與人文關懷的美好延伸。若把好書比作佳肴,那么24小時書房就是精神上的深夜食堂,給白日里浮躁的靈魂帶去慰藉和平靜。

24小時書房的火熱現(xiàn)象,是全民閱讀時代到來的一個重要標志,它不僅滿足了公眾對于夜間生活的需求,同時提升了圖書館的利用率,無疑是書香社會建設的良好舉措。但作為一個新興的生態(tài),要更好地讓24小時書房服務群眾,發(fā)揮作用,仍然需要不斷探索,不斷優(yōu)化。

強化設施建設,提供良好閱讀氛圍。在設施方面,要針對夜間閱讀的特點配套,比如上海市虹口區(qū)書院,為夜晚來閱讀的人群提供簡餐、咖啡、飲料等服務。館藏資源方面,要做好市場定位,提供高質量圖書,加強圖書分類引導,圖書產品研究;引入大數(shù)據(jù)等高新技術,對借閱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針對性進行數(shù)及更新工作;適當開設個性化服務,如經典閱讀導賞等,滿足群眾精細化,多元化的閱讀需求。

合理分配資源,增強民生關懷意識?!丁笆奈濉惫参幕阵w系建設規(guī)劃》提出,要建設以人為中心的圖書館。全時間段開放的確會帶來人力資源不足等問題,但圖書館要多些民生意識和服務意識。場館可以根據(jù)實時到訪人流量,科學合理安排工作人員數(shù)量,給予相關人員調休、補貼或招聘志愿者補充人力。同時,全時間段開放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延長時間,還應該做好市場調查,根據(jù)人群結構和需求,有針對性的開放區(qū)域,合理分配資源,更好地降低成本,匹配需求。

融合文化元素,打造特色精神地標。一方面,各地圖書館要融入當?shù)匚幕厣瑯嫿ň哂絮r明地方特色的閱讀空間,積極創(chuàng)新探索,打造有特色、有品質、有溫度的閱讀場所。另一方面,各場館要積極探索舉辦更加豐富的文化活動,加強與“文創(chuàng)+”“非遺+”“演出+”等元素融合,開設特色文創(chuàng)柜臺、策劃非遺主題展覽、舉辦特色文化演出,如朵云書院舉辦的打擊樂講座,上海書城將舉辦的系列活動“中華經典共讀”。從書出發(fā),開展特色活動,調動群眾參與熱情,達到資源優(yōu)化,實現(xiàn)文化成果互惠共享的目標。

水韻潺潺滋潤萬物,書香幽幽培育眾生。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在這個全民閱讀的時代,書店就是讀者們的“深夜食堂”,24小時書房的火熱,是公共文化機構和公眾需要的協(xié)同共振,只有懷揣“以人為本”初心,不斷強化服務內容,才能夠讓24小時書房真正成為撫慰人心的強大動力。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薛雅涵(武漢東西湖)

責編:詹薔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