孿生姊妹雙雙成為公費師范生,學院在同一棟樓里
2024-09-02 17:42:00 來源:荊楚網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韓曉玲 通訊員 黨波濤 楊鈺燦

“從幼兒園到高中,我們都在一個班,沒有分開過?,F(xiàn)在考上了同一所大學,將來也希望能在同一個學校當老師。”9月2日,華中師范大學新生報到。來自安徽滁州的雙胞胎姐妹李維妙、李維笑說,雖然上大學沒能在同一個專業(yè),但是在同一棟教學樓里。

這對姐妹,分別以632分、641分被思想政治教育(公費師范)專業(yè)、歷史學(公費師范)專業(yè)錄取,雙雙成為公費師范生。

兩人一直是同班同學,從小到大形影不離。為了上大學時能繼續(xù)在一起,她們商量著填報高考志愿,最終如愿一起考上華中師大。雖然姐姐的分數未能和妹妹一樣被歷史學專業(yè)錄取,兩人的宿舍也分別在西區(qū)和東區(qū),但巧的是,馬克思主義學院、歷史文化學院就在同一棟樓里——該校1號樓。來報到之前,姐妹倆就知道了會在同一棟教學樓,很開心。

姐妹倆的名字,是媽媽以“惟妙惟肖”為靈感而起,也寄托了對姐妹倆的美好期許。談到此前的求學路,她倆默契地相視一笑。

姐妹倆一路攜手,是學業(yè)和生活上的默契“搭檔”。即使在緊張的高三沖刺階段,兩人也一直保持自己的復習節(jié)奏,討論錯題、整理試卷、歸納筆記等。一本本寫滿密密麻麻字跡的筆記本,見證著姐妹倆的努力。她們以彼此為參照,互相幫助、互相促進,一起朝共同的夢想邁進。

學習之余,姐妹倆有一些小愛好,如看演唱會、買周邊、開盲盒等,作為讓自己放松的“小確幸”。父母從不干預,還支持她們多嘗試。

姐妹倆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平時兩人很有默契,有時跟朋友聊天說的話很相似,有時會不約而同地作出同樣的選擇。由于有著復制粘貼般的長相,生活中還不時發(fā)生一些有趣的小插曲。有次兩人去拍登記照,結果沖洗出來的照片少了一個人的,原來店里以為是同一個人的照片,便只沖洗了一份。

在求學道路上,姐妹倆遇到了許多學識淵博、關愛學生的好老師,不知不覺,“教師夢”的種子也在她們的心中悄然萌發(fā)。她們認為,教師是一個很神圣的職業(yè)。

李維笑說:“報考公費師范生,不僅是出于對教師這一職業(yè)的期待,更是因為老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對一個人的成長和品格形成也會有很大的影響。遇到好老師是我們的幸運,所以我們也想成為好老師,去影響更多的人。”

在不斷堅定要成為優(yōu)秀教師的信念的同時,姐妹倆也明白,要成為一名好老師并不容易。“光靠想是不夠的,還需要腳踏實地努力?!?/p>

來到桂子山上,大學生活正式開啟,姐妹倆對未來教師的成長之路十分憧憬:“師范生要經過什么訓練?”“學長學姐們說的‘微格實訓’是什么?”“還能怎么提升師范生技能?”

今年,國家新出臺本研銜接師范生公費教育政策。這讓姐妹倆有了更多期許:“相信在學校的培養(yǎng)下,我們未來一定可以成為好老師!”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