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評論:“課間一刻鐘”重點是將時間還給學生
2024-09-02 09:50:00 來源:荊楚網

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北京市義務教育學校將對課間安排做出整體統(tǒng)籌優(yōu)化,原則上落實15分鐘課間時長,提供更加從容的課間時間,引導師生走出教室、走向戶外、走進陽光,享受更加健康活力的校園生活,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把課間延長至一刻鐘的不只有北京,山東青島和天津也出臺了延長中小學生課間時長的相關措施。

由之前的“課間十分鐘”,延長到如今“課間一刻鐘”,表面上看只增加了5分鐘,似乎并不算太多。但實際上透露出的意義非常深刻,表明教育部門重視課間休息權利,希望通過增加課間時間,釋放出積極信號,引導師生能夠充分利用課間時間,真正放松,實現身心健康。對于中小學校來講,也應適應新的規(guī)則變化,及時調整優(yōu)化課程表,安排好作息時間,全力保障學生的課間休息權利。

課間休息活動是一個科學合理地安排,必不可少。學習不僅是腦力活動,也是消耗很大的“體力活”,久坐不動容易疲勞,需要張弛有度,勞逸結合,課間就起到調節(jié)作用。中小學生處于活潑好動、愛玩戲耍的成長期,但是,很多學校限制課間活動,不準學生去操場、走廊玩耍,導致“課間十分鐘”變得異常安靜,學生缺乏活動時間,失去了課間“玩的權利”,對身心健康成長、學習都有負面影響。

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生普遍出現體質下降,近視率不斷攀升,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的情況,究其原因,最主要就是學生的運動時間不足,缺乏在戶外自由活動,心理壓力無法釋放。因此,教育部2021年頒發(fā)的《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guī)定》指出“不得對學生在課間及其他非教學時間的正當交流、游戲、出教室活動等言行自由,設置不必要的約束?!泵鞔_課間時間屬于學生所有,學校不得干涉,應保證學生的課間休息權利。

由此可見,在新學期來臨之際,多地出臺規(guī)定,延長至“課間一刻鐘”,正是基于對學生正常生理需求的考慮,尊重學生的合法權益,認真落實課間休息權利。而且,多出來的5分鐘,乃是從大課間里均過來的,并未延長整體在校時間。這增加的5分鐘,對學生走出教室放松休息、有益社交、適量活動,都將產生積極意義,會有效改善學生的身心狀態(tài),亦能促進學習進步。

當然了,目前只有少數地方實施“課間一刻鐘”,還期待有更多地方跟進,將課間時間還給學生,讓孩子的精神不再一直緊繃著,能夠更松弛一些。同時,各地在落實課間休息政策時,一定要嚴格約束學校和教師,摒棄“課間圈養(yǎng)”模式,禁止做表面文章,嚴禁拖堂、擠占課間現象,并要盡力安排足夠的活動場地,增加豐富的課間活動內容,讓學生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自由支配課間時間。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江德斌

責編:詹薔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