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唐天琪 通訊員潘彥冰)為充分發(fā)揮志愿服務實踐育人功能,8月21日上午,“南水情長 一路向北”社會實踐活動出征儀式在漢江師范學院一站式學生社區(qū)舉行。漢江師范學院黨委副書記周明華為實踐隊授旗并講話,黨委常委、教務處處長王進出席會議。
會上,周明華在講話中表示,“南水情長 一路向北”實踐活動是學校一以貫之開展守水護水節(jié)水志愿服務的升級版,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十周年之際,學校組織師生志愿者沿著南水北調中線由南向北開展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深入體驗大國工程的偉大成就和守水護水的現實意義,既體現了作為水源地高校的情懷和擔當,也是學校把水資源保護融入人才培養(yǎng)、課程設置、科學研究、學生管理、志愿服務的應有之義?!跋M麑嵺`團隊團結協作、腳踏實地,深切感悟南水北調工程事關戰(zhàn)略全局、長遠發(fā)展和人民福祉的重大意義,深情講好水源地人民和庫區(qū)志愿者守水護水節(jié)水故事,深入展現水源地高校師生的良好素質和形象?!彼f。
王進在介紹實踐內容時表示,本次實踐活動選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9個地標,開展講述守水護水故事、社會調研、環(huán)保志愿服務、繪制南水北調線描圖等活動,內容豐富、綜合性強,是落實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實踐育人的重要載體,希望大家在實踐中檢驗專業(yè)知識、提升實踐能力、強化綜合素養(yǎng)。
文學院、藝術學院、化學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以及黨委宣傳部、教務處、學工處、團委等單位相關負責同志和“南水情長 一路向北”實踐團隊的師生們共同參加了出征儀式。
當天,志愿服務隊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開啟了第一天的實踐活動。
團隊師生們走進庫區(qū),沿岸實地考察丹江口大壩。通過對沿岸居民的采訪交流,小分隊成員們多層面地了解到了丹江口水庫以及南水北調的發(fā)展歷史,更深刻領悟到了“團結協作、求實創(chuàng)新、擔當奉獻、顧全大局”的南水北調精神以及“忠誠、干凈、擔當,科學、求實、創(chuàng)新”的水利精神。小分隊成員們沿途拍攝,用鏡頭記錄宣傳南水北調故事,用心傳遞守水護水節(jié)水的綠色發(fā)展理念。
丹江口市作為核心水源區(qū),其水質安全直接關系到整個南水北調工程的質量。為了確保一泓清水永續(xù)北上,庫區(qū)把水源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視為重中之重。據監(jiān)測數據顯示,丹江口水庫常年穩(wěn)定保持在Ⅱ類以上水質。團隊師生們積極開展環(huán)保實踐,手持垃圾鉗,沿著河岸細心撿拾垃圾,用實際行動守護水庫,讓漢江的水更清、岸更綠。這一行動生動展現了漢師學子對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責任與擔當。
來自藝術學院的兩位團隊成員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yè)優(yōu)勢,手拿畫筆,通過寫生形式記錄丹江口大壩的雄偉壯觀和綠色生態(tài)發(fā)展,用素描的簡潔線條和黑白灰的色彩向大家展現了丹江口大壩的偉大工程。小分隊成員們用眼觀察、用筆記錄、用心傳承這種工程文化與環(huán)保理念,讓更多人了解丹江口大壩所蘊含的人類智慧和南水北調精神。
丹江口實踐活動結束后,團隊師生們前往河南南陽,實地考察了南水北調中線輸水總干渠的引水渠首——陶岔渠首。通過參觀渠首沿岸和與當地居民溝通交流,團隊成員們了解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取水口選在陶岔是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兩山聳立,巖基堅固,建閘筑壩很得地利,一渠甘甜純凈的丹江水從陶岔渠首噴涌而出,蜿蜒北上,走中原,穿黃河,越華北,抵京津,滋潤沿線土地和人民。
團隊成員田佳鑫感慨道:“首次目睹丹江口大壩的雄偉,我深感人類智慧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力量。作為志愿服務隊的一員,我深感責任重大,誓為保護這份珍貴的水資源貢獻綿薄之力。”在后續(xù)實踐過程中,實踐隊將沿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路線,沿路宣傳水生態(tài)保護理念,講好南水北調故事,發(fā)揚南水北調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