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科技特派員” 甘當學生成才的引路人 他是工業(yè)報國路上的“黃大年”
2022-08-23 09:54:00 來源:荊楚網

李學鋒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向一帆 通訊員 陳凌 實習生 白睿冰 曾佳琦

每天早上一睜眼,湖北工業(yè)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李學鋒教授的微信,總能收到許多學生發(fā)來的信息,有咨詢就業(yè)的,有希望得到技術指導的。工作繁忙的他總會第一時間詳細回復,因為“學生正在人生關鍵期,教師應為他們打氣加油”。

在學生眼里,李學鋒像一名慈父:學術上嚴格要求,生活中主動關心。對于科研,他更是“上癮”,一天不學習不看文獻,生活似乎就少了些什么。近日,他被推薦為“荊楚好老師”候選人。

黃大年式的帶頭人

今年49歲的李學鋒擁有許多身份,高校教授、湖北省成果轉化“科技特派員”、第二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新材料與綠色化工教師團隊”負責人。帶領團隊推動綠色工業(yè)發(fā)展新材料的應用與技術攻關,探索材料類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體系,是他的日常工作。

“李教授,我們公司為中國光谷大型科技企業(yè)做產品配套,因為技術研發(fā)水平不夠,產品品質與銷量一直上不去,現在急需做新型光纖樹脂的技術改造?!笔昵埃€是中小型企業(yè)的湖北楚天通訊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向李學鋒求助。當時,作為光纖原料的新型光纖樹脂材料常年被美國和日本的企業(yè)壟斷,武漢許多生產企業(yè)因此受限。如果能將新型光纖樹脂材料國產化,不僅能幫助高科技企業(yè)打破國外壟斷,也能給為科技企業(yè)做配套的中小企業(yè)更多發(fā)展機會。李學鋒這樣想著,帶著團隊做起了新型光纖樹脂國產化項目。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實驗,李學鋒團隊成功將新型光纖樹脂材料國產化。技術被湖北楚天通訊材料有限公司運用后,該公司每年產值翻番,同類產品銷售額為全省第一。除了將新型光纖樹脂材料國產化外,他還為嘉興鵬翔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服務,幫助該公司實現了近三年鋁塑復合膜產品約20%的增長率,2021年這一產品的銷售額居全國第一。

不僅如此,在他的帶領下,“新材料與綠色化工教師團隊”還通過鼓勵教師積極對接企業(yè)、把灌輸式實驗教學變?yōu)轫椖刻骄渴浇虒W等方式,開展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培養(yǎng)出許多材料類復合型人才。團隊的年輕教師們也迅速成長。

諶援是湖北工業(yè)大學“新材料與綠色化工教師團隊”中的一員,從教6年來,在李學鋒的幫助下,他對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精雕細刻,并于2021年獲得湖北省第七屆青年教師授課競賽工科組第一名的好成績。“李教授常常被我們稱為時間管理大師,他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也十分關心我們青年教師的發(fā)展。在我們心里,他就是黃大年式的好帶頭人?!敝R援說。

鼓勵普通學生高飛

“我是幸運的,但我不希望我的學生僅靠運氣?!背錾谖錆h一個普通家庭的李學鋒總認為,自己能有機會讀博、出國深造,在名家指導下專業(yè)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其原因既有自己的努力,也有時代賦予的機遇。1998年,李學鋒在湖北工業(yè)大學研究生畢業(yè)后,考入華中科技大學讀博,2006年博士畢業(yè)后,他前往日本北海道大學繼續(xù)攻讀高分子材料工程專業(yè)的博士后。

“讀博時我發(fā)現,爭取更好的科研工作機會,其實并沒有我之前想的那么難。我能做到,我的學生也可以做到?!碑斔麑W成回到湖北工業(yè)大學,有了自己第一個研究生時,他決心好好培養(yǎng)學生,讓他們能飛得更高,去見識廣袤的世界。

“如果不是李老師,研究生畢業(yè)后我可能會在武漢找一份普通的工作,是他的建議讓我的人生更有寬度,不然我怎么也無法想象普通學校的學生也能申請全額獎學金出國留學。”李學鋒的第一個研究生李維敏說,自己能來新加坡讀博,非常感謝李老師的栽培,他是真心為自己的發(fā)展一步步考量,“我記著李老師的囑托,他要我們學成報國,為國家科技進步盡一份力?!?

對待學術要求嚴格,這點更讓學生們印象深刻。“李老師對我們很嚴格的,讀書時我背地哭過好幾次?!崩顚W鋒的學生、如今在一所高校任教的鄒丹說,但大家都知道李老師是真心為學生好——臨近畢業(yè),李老師會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來推薦工作,經常親自開車送學生去面試;有人準備換工作或深造,即便不向他開口,他都會幫忙想辦法。

學生們以自己是李學鋒的弟子為榮?!?020年老師的學術論文獲得‘Wiley出版社2019年度前10%下載學術論文’證書并入選‘英國皇家化學會2019Top1%高被引作者’,看到消息后我趕緊發(fā)了朋友圈,‘炫耀’我的導師很厲害?!编u丹笑著說,從老師身上,她學會了做學術該有的嚴謹態(tài)度,也明白了什么是“身正為范學高為師”。

再忙也要參加組會

李學鋒很忙,除了帶課,他常常要飛往全國各地,參加業(yè)內許多會議,也經常去生產一線。但被學生稱為“空中飛人”的他,只要人在武漢就一定會參加研究生每周組會。

走進李學鋒的辦公室,極目新聞記者看到黑板上密密麻麻寫著許多學生的名字,這些名字都記錄了近期他實驗室內學生科研的進展情況?!拔沂抢蠋?,當然要多和學生接觸,對他們負責。組會上,所有學生都會講自己現階段的研究情況,之后是研討交流。通過大家的發(fā)言,我能掌握大家的學習生活情況,為他們做一對一指導?!崩顚W鋒說。

李學鋒還早早就幫學生“避坑”——當初他自己求學時,發(fā)現基礎課程非常重要,于是,他上世紀九十年代就辦起了英語角和數學角,通過討論學習培養(yǎng)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興趣。“我曾當過多年的班主任,學生們告訴我,打牢基礎,不僅對當前的考試有用,對我們的發(fā)展更有用。”他說。

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下,湖北工業(yè)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學生考研錄取率穩(wěn)定在41%以上,涌現出考研錄取率93.1%的該校史上“最??佳邪唷焙汀爸袊髮W生自強之星”、湖北省“長江學子”等典型人物?!昂荛_心我能用自己所學,幫助企業(yè)突破技術壁壘,助力學生發(fā)展。未來,我還將和團隊一起努力,為更多企業(yè)服務,為學生鋪好前行的道路。”李學鋒說。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