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家住武漢東西湖郊區(qū)的王女士和她的兩個兒子因嘔吐腹瀉近一個月住進了武漢市第一醫(yī)院消化內科。檢查化驗發(fā)現一家三口腸道中竟然都“長蟲”了,而這蟲竟是因為他們生吃了自家人施肥灌溉的荸薺和菱角。
接診的曹丹醫(yī)生發(fā)現患者一家三口血液中白細胞及嗜酸性粒細胞均明顯增高,同時是家族聚集發(fā)病,且了解到王女士一家人長期用自家人糞、羊糞澆灌蔬菜,又生活在血吸蟲疫區(qū),考慮患者寄生蟲感染可能性最大。經過疾控中心送檢化驗,果然在王女士和她兩個兒子糞便中可找到了姜片蟲卵,服驅蟲藥后患者大便肉眼可見米白色節(jié)片蟲體。
據王女士介紹,她們一家常飲食自家人糞及豬牛糞澆灌的蔬菜,一個月前她們都食用了剛挖出來的新鮮荸薺和菱角,但沒過幾天,王女士開始出現上吐下瀉的癥狀,以為自己吃壞了東西,王女士便買了點止瀉藥吃,癥狀未見好轉,與此同時,她30多歲的大兒子和20多歲的小兒子也出現了上吐下瀉的癥狀,在當地輸液治療后,仍然反復上吐下瀉,拉肚子拉倒腿軟,這才和兩個兒子到武漢市第一醫(yī)院消化內科就診。
自家人糞及豬牛糞澆灌的蔬菜會感染寄生蟲?的確如此。武漢市第一醫(yī)院消化內科曹丹醫(yī)生說,人吃了被姜片吸蟲的囊蚴污染的菱角、蓮蓬、荸薺、茭白、藕、田螺及豬吃了多種水草等水生植物,很容易感染姜片吸蟲。人和豬感染姜片吸蟲后排出糞便再污染土壤及植物,姜片吸蟲通常寄生在人體小腸,可能會引起消化道及全身癥狀,如腹痛、腹脹、腹瀉、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
曹丹醫(yī)生提醒,南方是姜片蟲病的高發(fā)區(qū),在我國江南水鄉(xiāng)流行,與水生植物生長和養(yǎng)豬有關。該病是人畜共患疾病,動物如果患病,蟲卵排到水里,可以生成毛蚴,人或牲畜生吃了被毛蚴污染的水生植物及田螺,就會造成感染。
“水生植物是人體感染姜片蟲的主要植物媒介,大家要注意衛(wèi)生,不要生食未經刷洗及沸水燙過的菱角、荸薺等水生植物,不喝生水,避免人、豬糞便污染水源,”即使要生吃,不要用牙齒啃皮,也一定要充分洗擦,并用開水燙泡幾分鐘或陽光下曬一天后才食用。如果有生食史,應注意排查寄生蟲感染。
另外還有其他腸道寄生蟲:絳蟲、囊蟲、蛔蟲、吸蟲等。經過糞口途徑傳播,提醒廣大群眾飯前便后勤洗手,盡量不吃米豬肉、米牛肉以免感染絳蟲及囊蟲病,兒童不要隨地大便以免蟲卵污染土壤,兒童玩泥巴盡量將手洗干凈。夏季海鮮盛宴盡量煮熟了吃。
什么是姜片蟲???
姜片蟲病是人、豬共患的寄生蟲病,流行于亞洲。根據我國一些地區(qū)的調查,姜片蟲病主要流行于種植菱角及其他可供生食的水生植物、地勢低洼、水源豐富的地區(qū),豬姜片蟲病也流行于種植和以水生青飼料喂豬的地區(qū)。
人體姜片蟲病一般以青少年為多見,但在嚴重流行區(qū)各年齡組的感染率均很高,這主要取決于感染姜片蟲囊蚴的機會。生食菱角、茭白等水生植物,尤其在收摘菱角時,邊采邊食易于感染。(騰訊大楚網 李冉;通訊員 童天玄 郭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