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軌道交通迎第2000輛車輛 時隔2年數(shù)量翻倍
2018-09-24 00:25:00 來源:楚天都市報

原標題:武漢軌道交通迎來第2000輛車輛,近三年“漢產”車輛比例達到五成以上

楚天都市報9月19日訊19日,武漢軌道交通2號線南延線工程第26列新車到漢,這也是武漢軌道交通第2000輛車輛,距離2016年8月31日邁入“千車時代”僅兩年,就迎來了第2000輛車輛。而從2003年11月(1號線一期首列車到漢)至2016年8月31日(6號線一期第23列車到漢),武漢軌道交通邁入“千車時代”歷時長達十三年。

近年來,武漢軌道交通建設的高質量快速推進,也帶動了軌道交通全產業(yè)鏈加速形成和壯大。武漢軌道交通列車“漢產”基地分別為中車株機武漢江夏基地和中車長客武漢黃陂基地,近3年共有217列共計1208輛投入線網運營;其中“漢產”118列共計678輛,“漢產”比例達到56%。

武漢軌道交通列車具備以下特點:一是車輛人性化設計充分。扶手的設置可以滿足站立乘客的需求,殘疾人輪椅區(qū)設置安全帶,座椅采用經久耐用的不銹鋼座椅,給乘客更舒適的乘坐體驗。其中陽邏線、11號線東段客室照明還創(chuàng)新采用了“藍天白云”設計,讓乘客在地鐵車廂內也能感受到藍天白云的愜意;二是對車輛各系統(tǒng)進行優(yōu)化設計。3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空調送風采用側出風的形式減少了冷風直接吹到乘客頭部的不適感,此種送風方式也將在武漢軌道交通后續(xù)車輛項目中進行推廣;2號線一期工程車輛采用LCD顯示屏作為列車廣播系統(tǒng)的動態(tài)地圖為全國首創(chuàng),大大提升了列車動態(tài)地圖的可擴展性;三是節(jié)能環(huán)保、方便后期維修。列車進行了輕量化設計,車體、內裝、轉向架、牽引系統(tǒng)、空調等各大系統(tǒng)在保證功能的前提下,進行減重設計,降低了列車的能耗。車輛采用標準化、模塊化設計理念,根據車輛各系統(tǒng)的功能和具體結構特征,將車輛各系統(tǒng)的布局和結構進行科學的規(guī)劃和設計,方便車輛的維護和修理;四是列車人文氣息濃厚。如陽邏線車頭以可愛的江豚為造型設計,11號線車頭燈以黃鶴為造型設計,這些對城市的歷史文化、人文特征進行了吸收、轉化并在車輛造型、裝飾上進行了體現(xiàn),使車輛與城市融合在一起。

責編:劉志斌

微信又有新功能了!想知道企業(yè)或個人信用好不好?用這個方法查查看就知道了,快看你上黑名單了嗎?

獲取方式:

1、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大楚網微信(微信號:dachuwang)

2、進入大楚網官微,在對話框輸入關鍵詞【 信用 】即可獲取。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