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江清水過宜昌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張樂克
宜昌長江岸線的“刷新”,讓新華社記者李凌婭感慨:“兩年前來此調研,當時,砂石碼頭鱗次櫛比,長短煙囪密集扎堆。如今,岸清了,綠柳成蔭了?!?/P>
當采訪團來到宜昌猇亭區(qū)興發(fā)產業(yè)園,記者們紛紛點贊:長江共抓大保護,宜昌動真格的。
“在興發(fā)熱電廠拆除現場,隨時噴水降塵,防止出現二次污染,從這一個細節(jié)可以看出,保護長江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苯洕鷧⒖紙笥浾呦蚣椰撚^察很細致。
“從去年開始,興發(fā)集團主動推進‘關、轉、搬’?!迸d發(fā)集團總經理助理陳曉清介紹,計劃拆除距離江邊較近、價值12億元的生產裝置22套,去年已拆除5處車間、煤庫、貨場,今年正在拆除熱電廠,還有多個車間的裝置,確保在2019年前完成?!把亟@一片要全部清空,騰退岸線用地800畝,改建成沿江綠化景觀帶?!?/P>
同時,興發(fā)集團投資13億元推動傳統(tǒng)磷化工向新材料轉型,2019年搬遷完畢以后減少污染排放30%以上。
在猇亭通達港埠,1.3萬平方米的碼頭攪拌站和煤場已經拆除,一個集生態(tài)、觀賞、教育、紀念一體的“424公園”沿江景觀帶正在建設中,“通過一個城市符號,定格歷史的瞬間?!比嗣袢請笥浾邨钗拿鬟@樣點評。
“沿江而下,一路走來,在共抓大保護上,宜昌付出了巨大的改革成本。”央視新聞中心記者張偉十分關注宜昌的發(fā)展轉型、經濟轉型、社會轉型。
在宜昌南玻光電公司,一排特種玻璃成品,吸引采訪團記者們圍觀拍照。其中,該公司生產的國內最薄玻璃,厚度僅有0.2毫米,相當于兩張A4紙的厚度,“這是今年剛完成的技改項目,使得0.2毫米超薄光電玻璃實現中國制造。”南玻集團助理總裁楊昕宇的介紹,引起了記者們的濃厚興趣。
“壯士斷腕推進沿江化工轉型。過去化工產業(yè)占宜昌工業(yè)30%左右,今年上半年占比已下降至18%?!币瞬邪l(fā)改委總經濟師鄧明亮介紹,目前,宜昌生物醫(y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yè)增長迅猛,今年上半年產值占宜昌規(guī)上工業(yè)總產值比重達到38.2%,首次成為第一動力。
在廣汽宜昌乘用車智能化工廠,各項建設如火如荼,廣汽乘用車副總經理、廣乘宜昌分公司總經理梁偉彪充滿激情:“明年投產后,廣汽宜昌工廠將刷新國內汽車生產最快速度,58秒一臺汽車將完成裝配下線。加上汽車配套零部件企業(yè),可實現千億產值?!?/P>
“經濟增長找到新的動力?!毖霃V記者陳兆國說,希望宜昌的經驗得到大規(guī)模推廣,在更大范圍內實現經濟發(fā)展與生態(tài)保護的良性互動。
責編:陶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