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世昌
2016年8月2日,作為全省首家鄉(xiāng)鎮(zhèn)行政審批局,黃梅小池濱江新區(qū)行政審批局掛牌。
至今,小池濱江新區(qū)行政審批局運轉已近600天,在方便群眾和企業(yè)的同時,自身還存在“成長的煩惱”。
近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小池進行了調查。
辦個營業(yè)執(zhí)照只要10分鐘
“我要辦個體工商戶的營業(yè)執(zhí)照?!?月8日上午11時,黃梅小池居民黃江凱急匆匆地來到審批局大廳柜臺。
工作人員朱志超簡單詢問情況后,拿出一份個體工商戶開業(yè)登記審核表。填完表、提供場所證明、復印身份證,不到10分鐘,黃江凱就拿到了一張嶄新的個體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沒想到這么快就能辦下來,而且還不花一分錢?!?/p>
據了解,2016年9月,黃梅縣將28個縣直部門99項行政許可和21項其他類事項,劃轉到小池行政審批局,賦予縣級行政審批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行政審批大廳看到,近800平方米的大廳,隔成兩個大島臺,120項行政審批事項按民生服務、社會保障、社會事務、市場準入、投資促進等進行分類,一一對應,清晰明了。
小池濱江新區(qū)行政審批局局長駱明勝介紹,市民只需要到一個柜臺、找一個工作人員,蓋一次公章,便能辦完所有手續(xù),實現(xiàn)“一個窗口接辦件,一枚印章管審批”。
黃梅縣改革辦主任黃金海說,以往辦理行政審批手續(xù)“蓋章多、跑腿多、材料多、周期長”。很多人跑完鄉(xiāng)鎮(zhèn),再跑縣城,費時費力,怨聲一片。鄉(xiāng)鎮(zhèn)級行政審批局運行后,便民效果明顯。
“三零”服務激發(fā)市場活力
去年2月9日簽約,5月18日開工,3個月完成所有前期工作,9月份3棟廠房已立起鋼架。在小池,永吉樓梯項目一直被人反復提及,被稱之為“小池速度”?!皩徟阏系K、服務零距離、辦理零收費。”駱明勝說,從注冊、審批、開工、建設、投產各個環(huán)節(jié),專人全程幫辦,先批后審,事中事后監(jiān)管。社會投資類項目從注冊登記到取得施工許可證,由原來的330個工作日縮減到60個工作日。備案類事項大幅縮短流程,爭取1小時辦結,不超過1天完成。
湖北小螞蟻金剛石工具有限公司負責人鄒林江對此頗為感慨:“2008年,我們初到小池辦企業(yè),為一個項目,跑了20多個部門,蓋了七八十個章;穿著襯衫去申報,到穿棉衣的時候才得到答復,一不小心人家還給你臉色看。”
他說,企業(yè)興建三期工程,再來辦審批,感受完全不同。各項流程都縮減了,材料只需交一次,能當場辦結的就辦結;不能馬上辦結的,工作人員會熱情告知承諾辦結的時間。
湖北新拓置業(yè)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亞雙告訴記者,少跑冤枉路,節(jié)約了時間成本。
黃梅縣委常委、小池濱江新區(qū)管委會黨工委書記歐陽水平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極大推動了小池招商引資,激發(fā)了市場活力。
端口開放成瓶頸
“小池行政審批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績,社會效果非常好!”黃梅縣改革辦主任黃金海介紹,隨著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步入深水區(qū),一些制約行政審批局高效運行的瓶頸問題逐漸凸顯。
駱明勝說,要真正實現(xiàn)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的終審權和發(fā)證權,關鍵在于網上審批平臺建設。由于省直部門對縣級部門只授予一個端口,就必須向省市爭取增設審批端口,目前僅工商等少數部門開放了端口。
由于不能實現(xiàn)網上審批,小池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幾乎每天都要拼車跑一趟縣城。“先在窗口將審批材料收齊,然后集中拿到縣城找到相關部門審批出證?!毙姓徟指本珠L張琳說,如果端口開放,行政審批效率還會大幅提升。
小池行政審批局負責人坦言,鄉(xiāng)鎮(zhèn)行政審批局作為新增的行政機構,相關法律配套并不完善,亟待破題。
據了解,小池行政審批改革面臨的新問題,引起了省改革辦等部門的高度重視。黃梅縣委常委、小池濱江新區(qū)管委會黨工委書記歐陽水平介紹,今年他們將積極爭取省法制辦授予行使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法律主體資格,力爭省直有關部門的審批端口和平臺延伸到小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