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獻前接受媒體采訪 章晟 攝
捐獻前身體檢查 章晟 攝
正在進行捐獻 章晟 攝
荊楚網(wǎng)消息(記者陳泉 通訊員章晟) 病魔無情,人間有愛。2月5日上午,十堰市現(xiàn)齡29歲的鄭斌(化名)在湖北省紅十字會骨髓庫工作人員陪同下,來到華中科技大學附屬武漢中心醫(yī)院進行造血干細胞的采集,隨后這生命的“種子”將會在萬里之外的一名德國患者的體內(nèi)延續(xù)。鄭斌的捐髓,架起了一帶一路友好往來的橋梁,增進了中華骨髓庫與一帶一路沿線成員國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建立友好合作關(guān)系。
據(jù)了解,自1989年湖北省紅十字會與德國巴伐利亞自由州紅十字會建立友好關(guān)系以來,雙方進行了一系列的交流與合作,在救災備災建設(shè)、衛(wèi)生救護培訓和自然災害援助方面,巴伐利亞自由州紅十字會給予了湖北大力支持,為巴伐利亞自由州與湖北人民的友誼作出了貢獻。
據(jù)悉,2008年湖北省紅十字會帶領(lǐng)紅十字青少年骨干赴德國巴伐利亞自由州紅會開展國際交流活動,2014年湖北省紅十字會赴德國巴州紅會就紅十字青少年、應急救援和居家養(yǎng)老等方面工作進行了交流訪問。
據(jù)了解,這是中華骨髓庫成立以來,十堰首例與境外患者配型成功。采集成功后,鄭斌將成為全省境外捐獻的第14例,給德國捐獻的第3例造血干細胞志愿者 。
鄭斌,出生于湖北十堰,現(xiàn)為十堰市人民醫(yī)院假肢科的一名醫(yī)務工作者。在同事和領(lǐng)導眼中,他工作勤勤懇懇,還熱心公益。在2015年十堰市紅十字會聯(lián)合中心血站開展的無償捐獻獻血及采集干細胞的活動中,鄭斌義無反顧的參與進來,并于同年6月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2017年11月7日,中華骨髓庫檢索得出,德國一名白血病患者與鄭斌骨髓配型相合。在接到知配型成功的電話時,鄭斌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決定,“我當時很開心,感覺自己很幸運,能救一條生命?!币婚_始家人極力反對,但鄭斌多次做工作,講解捐獻的具體過程,最終爭得了家人的理解與支持。
11月13日,鄭斌造血干細胞的高分辨配型成功,12月18日他又接受了全面的體檢。
2018年1月31日鄭斌在湖北省紅十字會骨髓庫工作人員陪同下來到華中科技大學附屬武漢中心醫(yī)院進行采集前的準備工作,開始為期5天的動員劑注射。
據(jù)華中科技大學附屬武漢中心醫(yī)院血液科主任王紅祥介紹,注射動員劑期間,捐獻者會出現(xiàn)類似感冒的癥狀。提取干細胞時,醫(yī)院將在捐獻者胳膊插入輸液管提取血液,并將血液中的干細胞提取,剩余血液再輸回捐獻者體內(nèi)。提取干細胞后,捐獻者不適的感覺很快就能恢復,對身體不會造成傷害。
2018年2月5日,鄭斌接受干細胞提取。湖北省紅十字會骨髓庫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造血干細胞在采集之后越快輸送到患者體內(nèi)治療效果越好,國際慣例必須在24小時內(nèi)輸送到患者體內(nèi)。實際操作上,首先按照患者的治療情況確定采集時間,外方代表提前一天到達中國的醫(yī)院,采集過程中辦理交接手續(xù),采集完后立即填寫相關(guān)指標,將采好的造血干細胞帶走。
捐獻造血干細胞不僅挽救血液病患者,也給無數(shù)即將破碎的家庭帶去新的希望,在全社會引領(lǐng)了一種新型的捐獻助人的社會風尚,促進了社會的文明進步。2012年,中華骨髓庫成為世界骨髓庫的正式成員,與世界聯(lián)系日趨緊密,服務于全球血液病患者。隨著涉外捐獻工作的快速發(fā)展,近年來,中華骨髓庫參與國際交往頻繁,加深了與多國骨髓庫的情誼,日益成為我國人道外交的重要途徑,助力我國在世界范圍內(nèi)樹立起一個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
“人的一生總是要做些有意義的事?!闭潜诌@一樸素的信念,讓鄭斌幫助別人成了一種習慣。此次,他用自己的言行給我們樹立了一個道德標桿。期待越來越多的人都有如此的境界,敢于踐行承諾、默默奉獻愛心。
病魔無情,人間有愛。據(jù)了解,湖北省迄今為止有9.5萬人加入造血干細胞資料庫,成功捐獻率一直排在全國前列。此次鄭斌是十堰市第9例捐獻者,愿我們身邊能有更多的鄭斌這樣的愛心人士,傳遞生命“火種”,書寫人間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