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與奧迪告別“內戰(zhàn)” 共享平臺研發(fā)電動車
2017-04-10 07:27:00 來源:[入駐自媒體]澎湃新聞
據歐洲《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 Europe)消息,大眾集團宣布奧迪和保時捷將聯手研發(fā)新一代車型平臺,就電動車、數字化和自動駕駛三大方向展開合作。

《汽車新聞》指出,在此之前,作為大眾集團旗下兩大豪華品牌,保時捷與奧迪品牌均在自行研發(fā)電動車型,難免競爭集團資源,而大眾經歷了“排放門”巨額賠付后,兩品牌合作將有望降低成本彌補損失。

保時捷與奧迪表示,雙方的合作將涉及整車平臺、零部件和模塊方面的共享,并建立研發(fā)團隊以共同研發(fā)下一代車型,其中包括兩大品牌各自在未來推出的新車型。

“兩大品牌最優(yōu)秀的人才將共同制定未來的技術發(fā)展路線?!眾W迪董事會主席魯伯特·施塔德勒(Rupert Stadler)表示,“我們因為共同的價值團結在一起,追求最優(yōu)的問題解決方案,為用戶提供最好的產品。”

保時捷董事會主席奧利弗-布魯姆(Oliver Blume)則表示,雙方合作之后將在未來的移動出行領域競爭中取得更快的進步,但在開展合作的同時,保時捷也會謹慎維持兩大品牌之間的差異性,保持保時捷品牌自身的特色。

據了解,合作項目將由兩品牌代表共同領導并成立聯合小組,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制定出截至2025年前的具體合作計劃。

在此次正式宣布合作之前,同屬于大眾集團旗下的豪華品牌保時捷和奧迪更多的處于競爭關系。

自2012年,大眾集團買下了保時捷品牌后,保時捷因強大的技術研發(fā)能力,已經成為奧迪在集團內部有力的競爭對手,而在這場內部“戰(zhàn)役”中,保時捷似乎更占上風。

例如,用來打造下一代賓利Continental系列的MSB平臺就來自于保時捷,該平臺曾用于打造Panamera系列,據悉,奧迪也曾提供了相同的平臺。而保時捷也取代了大眾集團八缸汽油引擎跑車的生產,雖然奧迪在匈牙利同樣擁有自己的引擎生產工廠。

由于奧迪在研發(fā)汽車零部件與整車平臺的“戰(zhàn)役”中接連輸給了保時捷公司,因此研發(fā)下一代電動汽車成為雙方膠著的重點。據《汽車新聞》指出,這兩個具備發(fā)動機生產能力的品牌都想在電動汽車、電池組以及蓄電池等生產領域獲取一定的領導權。

目前,保時捷和奧迪均各自計劃在未來短期內推出能夠實現不同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的新款電動汽車:奧迪將在明年推出e-tron quattro車型以挑戰(zhàn)特斯拉Model X,該車被視為未來奧迪Q6的雛形,其配備純電動動力系統(tǒng),最大續(xù)航里程將超過500公里。而保時捷預計將在2019年推出基于全新專屬電動車平臺打造的Mission E車型,新車將采用純電力驅動,其前后軸配備有兩臺電動機,兩臺電動機最大輸出功率超過441kW(600Ps)。在高性能電池的支持下,Mission E概念車的續(xù)航里程達到了508公里。

自“排放門”事件爆發(fā)后,奧迪已經失去了兩位研發(fā)部門的主管以及一位汽車電子自動駕駛部門的負責人。據悉,該負責人在自動駕駛和電池技術領域都有著非常先進的成就。但在SUV和跨界車細分市場,奧迪依然在大眾集團處于卓越地位,為保時捷和賓利等品牌提供平臺。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