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入市 看陸群眼中前途汽車的"新前途"
2016-10-12 10:43:00 來源:騰訊汽車

繼北汽新能源和長江汽車之后,新能源汽車池子里的第三條“鯰魚”終于出現。

10月10日,長城華冠旗下前途汽車(蘇州)有限公司拿到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牌照,年產5萬輛新能源乘用車項目正式獲得國家發(fā)改委批準。

在眾多新能源汽車企業(yè)中發(fā)改委為何選擇了前途汽車?拿到”準生證“后前途汽車的”前途“在何方?在猜測和疑惑面前長城華冠懂事長陸群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

申請資質并沒有”找關系“

經歷了四個多月的時間,前途汽車終于拿下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第三張“”準生證”。申請資質并沒有坊間傳聞那么神秘?!瓣懭赫f,其實他們一直是按照相關規(guī)定在做一些相關申請準備工作,并沒有人們猜測的那么復雜,更沒有什么操作的余地。

陸群解釋道,如今前途汽車能夠領先于其他企業(yè)拿到生產資質,一是由于經過多年積累長城華冠確實具備了《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yè)管理規(guī)定》(下文簡稱:27號令)所提出的最重要的相關條件;二是可能還有很多當下非常火的新能源企業(yè)并沒有去正式申請資質,”并不是發(fā)改委不批準“;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新能源汽車項目批準是核準制并不是審批制,“發(fā)改委要看誰能在未來的新能源汽車行業(yè)起到示范作用,而不是想批誰就批誰,他們有一套非常完善的審批流程”。

\

長城華冠懂事長 陸群

長城華冠作為一家整車設計公司逐步成功跨入整車領域,從幕后走到臺前,看似一路順風順水的背后,其實是陸群和他的工程師們在一路耕耘,也恰恰是從成立之初到現在的13年的堅持才奠定了今天前途汽車堅實的基礎。

”只有技術永遠領先于客戶才能有未來生存的機會“,這是陸群曾對一家設計公司未來出路的思考,于是在電動化、智能互聯網化時代,他加快步伐比客戶領先一步開啟了電動車技術攻堅戰(zhàn)。

從2010年成立電動車事業(yè)部到2015年2月真正成立前途汽車,陸群帶著團隊實現了核心技術突破到整個純電動車產業(yè)鏈布局。

2010年,長城華冠接手長豐CP2D電動車的研發(fā)項目,2012-2013年,又先后承接了薩博93電動版的兩個改制項目,長城華冠在高端純電動整車設計、研發(fā)方面也取得了初步成績。2012年,純電動跑車“紅蝎”和純電動微型車“天質”同期亮相北京國際車展,而在2014年北京車展(微博)期間,純電動跑車“前途”概念車展出,同年其核心技術——可再充電能量儲存系統(tǒng)(RESS)全面實現產業(yè)化。

接下來的2015年是長城華冠轉型的關鍵年。2月,前途汽車正式成立,4月在上海國際車展三輛前途K50工程樣車同時展出,再次證明公司在高端純電動汽車批量生產方面的實力。2016年2月,前途汽車投資20億建立蘇州生產基地,同年4月在北京國際車展推出敞篷版&準量產車型前途K50。

其實,從前途汽車的發(fā)展履歷來看,陸群似乎正是一路按照”27號令“中規(guī)定在完善自己的整車項目規(guī)劃,毫無疑問,如今長城華冠已經具備了整車及動力系統(tǒng)匹配、整車管理系統(tǒng)、車載能源管理系統(tǒng)、車輛輕量化、車輛安全等關鍵技術。

今天看來,與其說是發(fā)改委選擇了前途汽車,不如說發(fā)改革委選擇了當下更加先進完備的技術體系,放進前途汽車這一條鯰魚來“攪動”池子,從而真正找到屬于自己的新能源發(fā)展道路。

成為造車領域的“華為”

陸群承認,當他一腳踩進來,才發(fā)現水很深,“拿到資質后,我們正站在一場馬拉松的新起點,更難、更有價值和更輝煌的事還在后面?!?/P>

相比其他新興造車企業(yè),長城華冠其實是在干老本行。在相對完善的技術研發(fā)和產業(yè)鏈基礎上如何構建一個“智能化”團隊,如何依賴現有的優(yōu)勢拿出市場認可的產品,從而保證前途汽車的長期發(fā)展是陸群正在著手做的事情。

正如長城華冠總裁(參配、圖片、詢價)王克堅所言,一個項目能夠成功關鍵在于項目經理怎么樣,除了技術儲備,專業(yè)的項目管理能力、人與人之間的有效溝通和配合尤為重要。

陸群說,前途汽車品牌理念秉承的是工程師精神,團隊建設并不是從“奔馳挖一個寶馬挖一個”,是一個非常專業(yè)化的團隊在操作。據他介紹,前途汽車總經理由原上汽正大總裁吳歡擔任,市場營銷團隊是一只跨國公司團隊在操作,與資金相關的融資團隊也是非常專業(yè)的項目管理團隊,陸群認為只有專業(yè)的人做專業(yè)的事才是最靠譜的。

\

當年成立長城華冠時陸群就定下了這樣的目標,成為最優(yōu)秀的整車設計公司,如今他給前途汽車定下目標,不依賴補貼,制造具有極致性能的電動車,成為電動車領域的“華為”。

輕量化設計和自身電池系統(tǒng)技術成為前途汽車的突破口,亦成為前途汽車的唯一機會。陸群規(guī)劃的技術路線非常明確,不依靠傳統(tǒng)的“四大工藝”,打造一個輕資產的智能化生產線,采用新材料新技術解決電動車高昂的成本問題。

前途汽車生產基地一期投資達20億元人民幣,先期計劃產能5萬輛,基地按照工業(yè)4.0標準建設,工廠圍繞“車身輕量化”,打造包括“碳纖維快速模壓車間”及“全鋁車身焊接車間”在內的全新生產系統(tǒng)。

說到供應鏈體系,讓陸群感到欣慰的是,許多國際知名零部件供應商看到了前途汽車扎實的技術積累,“當我們尋找合作伙伴的時候,像博世這樣的知名企業(yè)反而愿意投入大量的產品來支持我們,相信我們?!?2016年1月,德國博世成為前途汽車ESP供應商,2016年3月埃馳(IAC)簽約成為前途汽車儀表盤供應商,這都成為前途汽車重要的轉折點。

關于未來產品,陸群的態(tài)度比我們預想的更加理性。高性能跑車前途K50是長城華冠在電動車領域技術應用的集大成者,其百公里加速小于4.6秒,最大續(xù)航里程(參配、圖片、詢價)達300公里。陸群坦言,目前看來K50確實屬于小型車,但是在未來的消費環(huán)境下,它會不會是像今天的蘭博基尼那么小眾?誰都說不準。

當然,前途汽車的目標并不是滿足這部分小眾群體,陸群希望在2018年左右前途汽車在我國電動車領域占到10%的市場份額。

根據規(guī)劃,前途汽車投產的首款車型為高性能雙座跑車K50,其準量產車型已于2016年北京車展亮相,計劃2017年底上市。

此外,陸群透露未來前途汽車還將推出系列輕量化并富有駕駛樂趣的純電動車型。目前,前途汽車已經開始試制新一輪的工程驗證樣車,預計在正式投產前,前途汽車將生產制造不低于100輛的各種用途的樣車,以完成包括工程驗證、工裝驗證、工藝驗證、生產驗證等在內的近百萬公里各類驗證。

然而,回到最初的那一天,每家車企都逃不過拿錢投資和賣車賺錢的兩個必經之路。融資方面陸群并不擔憂,前途汽車目前的工廠建設、技術研發(fā)、品牌建設等等都在他的預期范圍內,未來一段時間前途汽車還將會在母公司長城華冠的支持下完成融資環(huán)節(jié)。

而關于賣車,陸群態(tài)度非常堅決,前途汽車不會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投入傳統(tǒng)4S店,“未來前途汽車一定用互聯網+線下體驗店的模式,要與消費者交流對話?!霸谒磥?,工業(yè)4.0 智能制造不需要那么多的庫存去推動生產,用戶端的訂單需求量才是企業(yè)拉動生產的根本?!?/P>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汽車獨家稿件,版權為騰訊汽車所有。歡迎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騰訊汽車)及作者,否則必將追究法律責任。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