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北京、天津、廣西等地的80多位電動汽車車主齊聚北京,就當前充電設施的安裝、使用、維護及分享等熱點話題進行了現場交流。
此次交流會由北京華商三優(yōu)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華商三優(yōu)”)組織。為了能夠讓車主們“看得懂”、“摸得著”、“玩得活”充電樁,交流會通過專家解析、實物展示、充電經驗分享、互動答疑、隨機抽獎等形式,現場氣氛熱烈。
家門口充電不難
“哪位車主充電樁的安裝周期是在22個工作日內完成的?”活動現場,華商三優(yōu)副總經理陳強首先拋出一個問題。
此時,僅有1位車主舉手。陳強表示,由于當前充電樁安裝的協(xié)調方多、電氣化改造要求高等原因,私人充電樁安裝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多種多樣。
一位家住北京門頭溝的車主坦言,由于沒有停車位無法在家安裝充電樁,家附近的公共充電站又少,因此為電動汽車充電極為困難。他說:“現在我在距離小區(qū)五公里以外的充電站充電。”
更值得關注的是,據這位車主介紹,門頭溝周圍與他有相同境遇的車主有50位左右。
對此,陳強表態(tài)華商三優(yōu)將跟進此事,并在現場征詢了車主建設充電圈半徑的范圍。與此同時,他也提出了一套新的解決方案,即可通過分享充電樁的方式,緩解車主們無法在家門口充電的困擾。
事實上,分享充電樁的理念,與眾籌的思路相似。但也有所不同,如安裝充電樁可由一人或多人承擔建設,在滿足自身充電需求以后,可將充電樁分享給有需要的車主。這樣一來,樁主調配充電樁的自由度更高。此外,在這個分享的圈層內,陳強把設備商定位于“充電服務商”的角色。在他看來,服務商不僅為用戶提供設備,還有包括安裝、維護以及平臺運營管理等內容。
平臺支撐別擔心
在理清了分享模式的脈絡以后,如何連接樁主、用戶和充電樁三者并實現最終交易成為了實現該模式的關鍵。
在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和移動端的扁平化特點不斷打破各個領域的界限,結合大數據、云計算等功能,在線上線下構建起一個生態(tài)環(huán)境。近幾年,充電樁領域也掀起一股基于互聯網和移動端產品開發(fā)的熱潮。對于此類產品,各家理解不同,產品功能和服務側重點也不盡相同。
就華商三優(yōu)所倡導的分享模式而言,該公司產品研發(fā)中心主任杜巖平表示,針對私人和社區(qū),華商三優(yōu)現已形成了充電APP和智能充電樁管理平臺兩套解決方案,以幫助車主們解決充電困擾和擴展充電樁潛在價值。
據《新能源汽車報》記者了解,目前樁主可通過充電APP“優(yōu)易充”設置自己的充電樁的分享時段和分享電價,需要充電的用戶通過優(yōu)易充完成充電動作,并支付充電費用。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滿足分享需求,近期優(yōu)易充后臺還增設了“白名單”功能,此功能適合多人共建充電樁的類型。在“白名單”內的車主們只需繳納與樁主相同標準的電費,而其他分享用戶支付的則是由樁主定價的充電費。如果是私人樁主對外分享,杜巖平提醒,樁主們別忘了把家人和朋友設定為“授權用戶”,這部分用戶將享受免費充電。
此外,優(yōu)易充在設計上也盡量體現分享、交流理念,設立的優(yōu)易圈版塊方便樁主、車主溝通有關充電的各種問題。
“我是車主,也是樁主,還是自建充電站的運營商?!避囍魍貔i如此介紹自己,“從今年4月到8月四個月的時間里,我自建經營7個充電站,共為444個電動車主提供了8000多次充電服務?!苯涣鲿?,他通過手機調出了自己的充電站管理后臺,與車主們分享充電數據和經營收益,并現場演示了一個充電站的實景監(jiān)控情況。
據了解,王鵬使用的管理后臺是華商三優(yōu)在智能充電樁管理平臺上為中小型運營商開辟的服務系統(tǒng)。杜巖平介紹,從整體來看,智能充電樁解決方案采用“端+管+云”三層體系結構,各層數據交互采用分級管理,數據經過協(xié)議封裝,通過專網、GPRS/3G/4G數據網絡在充電樁和云平臺之間進行傳輸,實現電動汽車充電設備的智能在線化、信息化和自動化。
顯然,在互聯網與移動平臺的支撐下,充電樁分享模式已初見成效,正逐漸成為一種充電生活的經營方式。
在交流會現場,記者還了解到,目前華商三優(yōu)已開發(fā)出40kW的雙槍三相交流充電樁和單槍三相交流充電樁,兩款充電樁可滿足比亞迪、北汽新能源、江淮等多款北京市場上流通的電動汽車品牌。同時,兩款充電樁的通訊協(xié)議均滿足新國標要求,這為充電樁分享模式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互動答疑環(huán)節(jié),車主們暢所欲言,談談建樁困擾、聊聊自駕游充電趣聞,還有充電樁分享模式落地的探討,交流會持續(xù)到下午六點正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