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要利潤有保證,汽車制造商們根本不在乎該行業(yè)是否會持續(xù)6年增長。
隨著福特和日產8月銷量迎來最大跌幅,美國汽車市場表現出頹勢。8月整體銷量為1,511,405輛,比去年1,566,841輛同比下跌3.5%,季節(jié)性調整銷量為1697萬輛,遠低于2015年的1779萬輛和2016年7月份的1786萬輛,全年銷量想打破2015年的紀錄難度很大。
豐田北美區(qū)的總經理Bill Fay稱,“今年7月份的季節(jié)性調整全年銷量額達到最高點,為1790萬輛,而到了8月份就后退了一大步?!?/P>
今年8月的銷售日與去年持平,都是26天,但是少了一個周末,有分析人士稱可能間接影響到本月銷量。Edmunds.com的一名分析師杰西卡·卡德維爾表示,“如今經銷商們要清理庫存,為2017年的新車讓路,8月份銷量不算理想,給接下來的9月份,尤其是勞工日周末帶來了頗大壓力?!?/P>
大品牌“跌跌不休”
福特品牌8月銷量下降了9.4%,受其拖累,福特汽車銷量下跌了8.8%,為213,411輛,零售額下跌了8%,批發(fā)下跌了10%。林肯增長了7%,彌補了部分福特品牌的下跌。這是福特自2010年以來最大跌幅。
同樣,日產8月銷量跌幅也創(chuàng)下自2013年2月以來之最。日產在美國8月份銷量下跌了6.5%,其中日產品牌下跌了6.9%,而英菲尼迪下跌了1.8%。和7月份銷量增長7.3%形成了巨大反差。
通用和豐田則是2016年來第6次下跌。通用8月銷量下跌5.2%,至256,429輛。雪佛蘭交付量下降了14%,別克下降了2.7%,凱迪拉克銷量增長了3.9%。 豐田8月銷量下跌了5%,至213,125輛。本田交付量下跌了3.8%。
同時下跌的品牌還有不少。起亞銷量下跌了7.9%,Mini銷量下跌了2.7%,馬自達下跌13%,三菱下跌了12%,大眾品牌下跌了9.1%。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9月被查出排放作弊以來,大眾在美國市場每個月的銷量都在下跌。
在8月“跌跌不休”的大環(huán)境下,也有幾個品牌實現了增長?,F代8月銷量僅比去年8月份增長了3輛。菲亞特克萊斯勒依舊憑Jeep的強勁表現,8月銷量增長了3.1%,但是主要是受大幅折扣的推動。其中Jeep銷量增長12%,道奇增長5.1%,Ram品牌增長1.6%,但是克萊斯勒品牌下降了22%,菲亞特下降了21%,原本銷量就不高的阿爾法·羅密歐下跌了62%。
斯巴魯在美國市場的銷量破了記錄,首次月銷量破6萬輛大關,比去年同比增長了15%,達60,418輛。 斯巴魯美國的總裁(參配、圖片、詢價)兼首席運營官Thomas J. Doll稱今年8月份的數據是“歷史性的”進步,打破了去年12月份56,274輛的紀錄。
豪華品牌增長勢頭不錯,但也有部分下跌。捷豹銷量增長189%,路虎增長15%,奔馳增長3%,奧迪增長2.5%,沃爾沃增長3.1%,但是寶馬銷量下跌了8%,雷克薩斯下跌了7.6%。 雷克薩斯8月銷量銷量最高,但奔馳和寶馬依然領先全年銷量。
難與去年比肩
2016年至今美國汽車銷量增長了0.5%,在年終銷量出來之前,至于其能否打破2015創(chuàng)下的紀錄,分析師們的意見并不統(tǒng)一。畢竟,2015年9月、10月和11月季節(jié)性調整銷量都高達1800萬輛,2016接下來幾個月,汽車制造商們要達到和去年一樣的水平,難度不小。
福特美國區(qū)的營銷、銷售和服務總監(jiān)Mark LaNeve表示,“我們認為接下來幾年汽車銷量仍會比較強勁,但整體水平會比現在略低。”
盡管消費者們仍然首選利潤較高的卡車、跨界車和SUV仍是消費者們的首選,但壓抑已久的消費需求似乎已消耗殆盡。
美國電商網站Dealer.com的產品分析經理James Grace表示,與2015年相比,汽車電商銷售額下降了2%,環(huán)比增長了3.5%,說明新車銷售可能遇到了高原反應。
但也有分析師認為,在低油價、信貸普及、低金融成本和高就業(yè)率這樣的宏觀環(huán)境下,銷量仍然有繼續(xù)增長的空間。
TrueCar的首席行業(yè)銷量分析師Eric Lyman表示,“由于2015年8月的銷量創(chuàng)下了10年來新高,今年8月份銷量無法超越也屬正常。受到輕卡,尤其是緊湊型SUV的推動,銷量將會進一步增長,年銷量仍有可能創(chuàng)新紀錄?!?/P>
通用汽車的首席經濟學家Mustafa Mohatarem表示,“所有經濟因素都說明下半年銷量應該不會差,今年仍然有可能破紀錄。由于需求仍然比較旺盛,行業(yè)可能呈現良性發(fā)展?!?/P>
TrueCar.com的數據顯示8月份的汽車折扣額度平均為3331美元,比去年同比增長7.7%,比今年7月份環(huán)比降低了2.2%,而7月份的高折扣額是為了給2016款清倉。
早在2009年經濟危機時,福特和克萊斯勒曾靠大幅折扣來走出經濟危機。隨著汽車銷售顯現高原效應,汽車制造商不再不計代價地追求銷量。
盡管從表面上看,汽車銷售折扣力度已恢復到經濟危機前的水平,但是汽車制造商仍有其它盈利點。消費者們更加青睞尺寸更大、內飾更精致、擁有更多電子裝置和配置的車輛。只要利潤有保證,汽車制造商們根本不在乎該行業(yè)是否會持續(xù)6年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