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法》施行兩周年:慈善信托勢頭良好
2018-09-03 18:15:49 來源:金羊網

到今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已正式施行兩周年?!洞壬品ā返念C布實施,是慈善事業(yè)全面納入法治軌道的重要標志。8月31日,《慈善法》立法起草人、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內務室原主任于建偉做客羊城,圍繞《慈善法》的立法理念、慈善組織及其登記與認定、慈善信托、慈善服務、慈善組織的信息公開等方面進行了系統(tǒng)講解。據悉,本次培訓是廣州市“慈善之城·盡善凈行”行動的系列活動之一。

慈善組織是現代慈善事業(yè)的中堅力量

于建偉指出,現代慈善與傳統(tǒng)慈善的一個重大區(qū)別,就是組織化程度越來越高。慈善組織是現代慈善事業(yè)的中堅力量,既是發(fā)展慈善事業(yè)的獨立主體,又是其他組織和個人開展慈善活動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和橋梁紐帶,在動員社會資源、提供慈善服務等方面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人統(tǒng)計,在《慈善法》的112條中,慈善組織這個概念出現過143次。從一定意義上說,慈善法也是一部慈善組織法。”他說。

依照《慈善法》,慈善組織是指依法成立、符合本法規(guī)定,以面向社會開展慈善活動為宗旨的非營利性組織。其組織形式包括基金會、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等。于建偉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基金會基本都能納入慈善組織;社會團體中的公益團體能納入慈善組織;而社會服務機構中面向廣大公眾、弱勢群體提供慈善服務的才屬于慈善組織。

目前,設立慈善組織應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申請登記;《慈善法》公布前已經設立的基金會、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等非營利性組織,可向其登記的民政部門申請認定為慈善組織?!洞壬品ā愤€明確了慈善組織運用慈善財產的原則要求。

全國已備案慈善信托91件,財產規(guī)模近10億

為了鼓勵更多的民間力量參與慈善事業(yè),《慈善法》在制度設計時,既設置了完善的慈善法人組織,又設置了簡便、靈活的慈善信托,二者結合,更好地推動慈善事業(yè)發(fā)展。

于建偉介紹,慈善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慈善目的,依法將其財產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意愿以受托人名義進行管理和處分,開展慈善活動的行為。

“簡單來說,慈善信托是以慈善為目的,以信托為手段的一種慈善行為。”于建偉說,“其優(yōu)勢在于,慈善信托無需申請法人登記,也不需要專門的辦公場所和獨立的工作團隊,運營成本低;同時,慈善信托財產獨立性強,具有更多專業(yè)化的財產保值增值方式,更能實現委托人的意愿。”

他透露,截至今年7月末,全國共備案慈善信托91件,信托財產總規(guī)模約9.96億元。今年7月,慈善信托等創(chuàng)新類信托業(yè)務發(fā)展勢頭良好,完成備案筆數6件、募集金額6億多元,較前幾個月大幅上漲。

慈善信息應向社會公眾公開

對慈善事業(yè)發(fā)展來說,公信力是基石,公開透明是提升公信力的根本途徑?!洞壬品ā穼U乱?guī)定信息公開,明確了相關基本問題。

于建偉介紹,《慈善法》明確了三個公開主體,分別是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慈善組織以及慈善信托受托人,他們有向社會公眾公開的義務,同時《慈善法》還明確了向捐贈人、受益人的告知義務。

其中,慈善組織應當向社會公開組織章程和決策、執(zhí)行、監(jiān)督機構成員信息以及國務院民政部門要求公開的其他信息;慈善組織應當每年向社會公開其年度工作報告和財務會計報告;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還要定期向社會公開募捐情況和慈善項目實施情況,等等。

記者符暢、通訊員廖培金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