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融媒體3月26日訊(記者吳婕 陳浩然)《中國日報國際版》以《武漢全力籌辦首次在中國舉行的“軍人奧運會”》為題,整版刊發(fā)了對武漢軍運會的報道。“現(xiàn)在正值習總書記訪法期間,法國又掀起了一股中國熱,而武漢就是這股熱潮中最亮眼的那一抹顏色”,記者聯(lián)系到了多位曾在武漢學習生活過的外國留學生、定居國外的武漢伢,在電話那頭,看過報道的他們,都忍不住為武漢的發(fā)展點贊,為武漢軍運會打CALL。
武漢軍運會有太多個“了不起”
受訪者:Amaury BODIN(阿毛里•波丹)武漢理工大學法國留學生
“‘武漢,每天不一樣’,從未看見過一個城市能把城市標語實現(xiàn)得這么好”。 Amaury BODIN曾是武漢理工大學的法國留學生,因此對中國、對武漢的報道格外上心。法國時間26日一早,在《中國日報國際版》看到了關(guān)于武漢軍運會的整版報道,不由得為曾經(jīng)留學過的城市驕傲。
在武漢的六個月里,他親眼看見新的地鐵線路開通、各個建筑物外墻刷新整修,深感這座城市的發(fā)展迅速。“武漢的確做到了每天都不一樣,因為這座城市每天都有新的驚喜在等著你”,Amaury BODIN說,“我認為一個國家讓世界了解自己除了首都以外的城市是非常重要的,武漢抓住了這次(舉辦武漢軍運會)機會,站上了世界舞臺。我相信武漢一定會給世界各國的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Amaury BODIN對武漢軍運會的籌辦情況已是如數(shù)家珍。“我認為武漢已做好迎接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的準備,因為它的多個場館都能同時容納數(shù)萬人,這是承辦大型國際賽事的基石。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把武漢當做我的第二家鄉(xiāng),為中國軍人運動員加油的同時,還想在十月份去比賽現(xiàn)場為法國隊加油。”
對武漢軍運會的成功,我信心十足
受訪者:Messaline Schmitt(梅薩琳•施密)武漢理工大學法國留學生
“武漢日新月異,日益壯大”。 Messaline Schmitt是一名曾在武漢待了一年的法國留學生,“我很自豪武漢能舉辦這項體育賽事,我很少看到一個國家除首都以外的城市舉辦如此大型的活動,武漢有機會通過它證明這個城市的所有潛力。”
Messaline Schmitt對武漢舉辦這場國際賽會信心十足,“在武漢理工大學的運動會上,我就見識到了武漢人舉辦體育賽事的驚人能力,所有的旗幟、舞蹈、演講、比賽、啦啦隊都讓人驚嘆。”
回到法國后,Messaline Schmitt還一直在關(guān)注著武漢的消息,“我是在《中國日報國際版》上了解到武漢將舉辦軍運會這一消息的,也在25日的《費加羅報》上看到了關(guān)于武漢的報道,看到國際軍體主席親自為武漢打call”。 Messaline Schmitt說,舉辦大型國際賽事能帶給這座城市不一樣的光芒,“我希望能看到軍運會繼續(xù)擴大它的國際影響力,吸引更多的外國人來到武漢,讓他們見識武漢這座城市的綜合實力!”
武漢軍運會,加油!
受訪者:Hanane Thamik(漢娜•薩米克)武漢大學摩洛哥留學生
Hanane Thamik曾是武漢大學的一名摩洛哥留學生。“我很自豪武漢市擁有一流的體育場館,我在武漢的這段時間深刻感受到了各方對這項全球軍事體育盛事的大力支持”,接受記者微信采訪時,Hanane Thamik這樣說道。她說,看過《中國日報國際版》對武漢軍運會的報道,她又對這座城市和這場賽會的了解多了幾分。“我認為武漢市充分利用其大量的本地高校和軍事院校的體育場館來舉辦比賽,這不僅可以節(jié)省建設成本,也通過這樣的國際體育賽事來改善大學體育設施,是一件雙贏的好事。”
“看見《中國日報國際版》刊登武漢軍運會的報道,能讓更多外國人了解武漢,我非常高興。”Hanane Thamik說,如果自己要在中國選擇一個城市生活,武漢將是她的首選。
“我已經(jīng)把武漢當成了自己家鄉(xiāng)。從我到達武漢的第一天起,中國文化就不停地再刷新我的認知。武漢的美食、美景與人文的溫暖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努力學習更多關(guān)于中國文化和語言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自己每天都在感受中國文化的美麗,武漢,加油!軍運會,加油!”
軍運會一定能讓武漢的城市發(fā)展再上新臺階
受訪者:唐小淵 80后,汽車服務公司創(chuàng)始人,現(xiàn)居澳大利亞已8年
“武漢的夏天還沒到,就已經(jīng)開始火遍全球了”,唐小淵笑說。26日一早,在網(wǎng)上看到《中國日報國際版》用整版報道了武漢軍運會,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武漢伢,他倍感自豪。
2014年,武漢小伙唐小淵從堪培拉大學碩士畢業(yè)后留在堪培拉創(chuàng)業(yè)。從小對汽車非常熱愛的唐小淵,在堪培拉創(chuàng)立了恩佐汽車公司,將國內(nèi)先進的汽車個性化裝飾及美容技術(shù)引進到澳大利亞。經(jīng)過5年的發(fā)展,唐小淵的公司在堪培拉地區(qū)迅速打響了名氣,業(yè)務范圍也逐步擴大。由于業(yè)務需要,唐小淵經(jīng)常往返國內(nèi)和澳大利亞。
國內(nèi)尤其是家鄉(xiāng)武漢翻天覆地的變化,常令唐小淵贊嘆不已。他說,令他感觸最深的要數(shù)武漢的城市建設。“每次回武漢都能顯著地感受到武漢的變化,公共交通、城市建設、園林綠化的提升都是日新月異的。相對于堪培拉,武漢就像一個充滿了活力的年輕人。”唐小淵激動地說,今年在武漢舉辦的世界軍人運動會,一定能讓武漢的國際聲譽和城市發(fā)展再上新臺階。
武漢真的要成全球“網(wǎng)紅”了
受訪者: 管馨 90后,藝術(shù)文化策展人,現(xiàn)居巴黎兩年
“昨天的《費加羅報》剛報道了武漢,今天的《中國日報國際版》又整版報道了武漢軍運會。武漢真是要成為國際‘網(wǎng)紅了’!”管馨說,這兩天自己朋友圈中的中法朋友都在討論武漢,討論即將在武漢召開的世界軍人運動會。
2017年,管馨赴巴黎高等管理學院和法國高等藝術(shù)學院留學,專攻藝術(shù)文化管理策展。研究生畢業(yè)后,管馨學以致用,往返于巴黎和國內(nèi)從事中法文化交流的相關(guān)工作。今年2月,管馨參與了法國亞洲移民互助聯(lián)合會(ASIEMUT)所屬法亞畫廊(ASIEMUT La Galerie)舉辦的“以春之名”藝術(shù)展的策展工作,通過展出中國繪畫、剪紙和漢繡等作品,讓法國民眾更好地了解中國,也幫助中國移民更好地融入法國社會。
管馨說,對于法國民眾來講,武漢是一座知名度很高的中國城市,這得益于中法兩國政府多年來在文化、經(jīng)濟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現(xiàn)在正值習總書記訪法期間,法國又掀起了一股中國熱,而武漢就是這股熱潮中最亮眼的那一抹顏色。”